一直以来,《小王子》的故事在我的脑海里似乎早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印象——给大人读的童话故事,而这其实也是作者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创造出这个故事的本意。
看过很多种版本的解读,自己也曾探寻过更多不一样的深意,却忽略了一点,其实有时候对于一个故事来说,它想要表达的最本质的真谛恰恰应该是最浅显易懂的,也许根本就不用那么深挖,不用那么费尽心思去追求更深刻的内涵,就像很多小孩子都懂的道理,可是大人们却很容易地就会去“想太多”。
这也是我和5岁半的儿子一起读这本手绘版的《小王子绘本》时,听到他的感慨和疑问才渐渐领会到的。
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简直就是“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但是在读这本《小王子绘本》的时候,偶尔也会有几个问题,不过大多时候是安静的,不知道是被绘本明艳的色彩所吸引,还是他其实根本就没有听懂这个故事。
其实我不是没有顾虑,因为毕竟是把那样一个2万多字的故事浓缩成为一个绘本,而且又是“给大人看的童话”,我不知道他是否能够理解这个故事到底是在讲些什么。
然而当我尝试着去回答他提出的几个问题的时候,我知道,他是理解的,只不过,他所理解的角度和方向,他所想到的那些东西,可能和我们这些大人所理解和挖掘的并不相同。
小孩子的世界永远是最单纯,最简单的,但也是最本质的,有时候人长大了,反而变得“笨”了。
有人说:“每个大人曾经都是小孩,每个人心中都曾住着一个小王子”,其实转念一想,当大人重新“做回小孩”,尝试着用小孩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看待曾经困扰我们的种种问题,或许会找到不一样的答案。
妈妈,小王子离开星球了,小玫瑰会不会很孤单啊?
儿子一脸抬起头,一脸落寞地看着我,然后轻轻地问出了这句话。
这是我们一起看《小王子绘本》时,儿子问出的第一个问题,当时的我只是告诉他:没关系,小王子还会回来的。
儿子似懂非懂,在他的世界里,他爱妈妈,就要和妈妈在一起啊,为什么要离开呢,小王子那么爱小玫瑰,可是却离开了它,即便他还会回到自己的星球,回到爱他的小玫瑰身边,可还是让小玫瑰度过了一段孤独的时光啊,唉,真是搞不懂啊。
关于小王子和小玫瑰,我们通常都会解读成为那是一种爱情,小玫瑰美丽却骄傲,她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小王子看,会精心地对自己打扮一番。她渴望得到小王子的关心与呵护,却总是口是心非地对他颐指气使。
而小王子呢,在他的眼中,小玫瑰那么美啊,他会毫不掩饰地夸赞她的美丽,为她挡风遮雨,甚至卑微到失去自己,直到渐渐地被小玫瑰的矜持与骄傲消磨掉了自己的耐心。
终于有一天,小王子变得不快乐,他逃也似的离开了,离开了他只有4根刺的小玫瑰,却在有着五千朵玫瑰花盛开的花园中感到失落不已,因为她们都不是小王子独一无二的那朵小玫瑰,虽然,她其实并不是独一无二的。
面对这样的故事,大人们感叹着小王子与小玫瑰之间仿佛初恋般的美好,也叹息着他们“不懂爱”,分析着这其中的爱情真理,但是在孩子的眼中,还不曾经历过爱情的他们也在感叹着小王子与小玫瑰的“不懂爱”,不同的是,这个“爱”不再是爱情,而是一种陪伴。
“你爱我,就应该陪着我,为什么要离开呢?”
当我想到答案,又拉着儿子再一次讲起了这个故事,然后告诉他之前他那个问题的“最新”答案——没错,小王子离开小玫瑰的时候,她一定是孤单的,但是他的离开也是小玫瑰造成的啊。
爱是陪伴,却不是无止境的索取,更不是向对方不停地发号施令,陪伴是相互的,同样地,爱更是彼此间的共同维护,单方面的付出与索取,会让这份爱迷失,也会让处于爱中的两个人逃离。
妈妈,这个国王坐的好高啊,可是他只有一个人啊
这版《小王子绘本》有一个很有趣的设计,在绘制小王子游历到各个小行星的时候,每个星球的形状都是各不相同的:
高高在上的国王坐在三角形星球的最顶端,他有着“至高无上“的全了,理应是那个坐在最高点的人;精明的商人端坐在正方形的星球上面,一丝不苟的计算着,唯恐落下丝毫;椭圆形星球上那个爱慕虚荣的男人,他以为自己是最好看、最富有、最聪明的,其实他所在的“最高点“不过是椭圆的一个顶点而已,目空一切的他根本看不到,椭圆星球还有着另外一个顶点……
小王子总是疑惑,国王的权利,点灯人的忙碌,生意人的精明,可是归根结底他们的星球都只有一个人啊,甚至都没有那朵可以对自己“颐指气使“的小玫瑰。
目空一切的国王认为自己统治者天上所有的星星,他的权利包括“一切“,国王气定神闲并且充满自信,只是因为他从没有走出过自己的圈子,一切的理解都源自于他的”自以为“。
可是他真的有这样的权威吗?并不是,“统治“着那么多星球的国王,甚至做不到让小王子看上一场日落。
“所以啊,目光短浅会让我们变得自我满足,变得无知,孩子,你要知道,人外有人,这个世界很大很大,不要被狭隘的骄傲和欲望阻挡了你前进的脚步和求知的心。“
妈妈,什么是驯服啊?
驯服?用故事中小狐狸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你能在下午四点来,那么在三点的时候,我就会开始感到幸福了。”
这是一种习惯,其实更是一种期待。
小王子每天的到来让小狐狸渐渐习惯了他的陪伴,所以才会对这份陪伴有所期待。
“妈妈,我懂了,就好像每天9点上床睡觉前,你都会给我讲个故事,所以每次到了这个时间,我都会特别期待!”
“是的,就是这种期待!”
“那么妈妈,我是被你‘驯服’了吗?”
我顿时一愣,不对啊,他对我的期待和我给他的故事,我们之间是平等的,是“心甘情愿”的,而小狐狸对于小王子的期待则是单方面的,这并不一样。
当小狐狸告诉小王子,他要先“驯服”自己,才能成为他的朋友的时候,他们的关系其实已经不对等了,小王子的出现对于小狐狸来说变成了一种“需要”,可是小王子心中想的却是他的小玫瑰:有一朵花,我认为她驯服了我。”
于是,小狐狸告诉他,只有用心才能看得见,最本质最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你为你的玫瑰失去的时间,使你的玫瑰变得重要了,你要对你驯养的对象负责,要对你的玫瑰负责。”
对于小王子来说,小玫瑰才是他真正的唯一,他们之间的“驯服“其实是相互的,两个人对彼此都充满着期待,他们在彼此身边的”出现“都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和期待,都需要去承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
相爱的人也会生气争吵,也会彼此责备,但那份担当和牵挂是不会变的,所以不要用任性消磨了爱,所以游历了那么多星球的小王子,这时候真的想着回去了,回到他的小玫瑰的身边。
《小王子》的故事在孩子眼中,不仅仅是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很多我们不曾发现的东西,我并没有给到他足够好的回答,因为有很多的道理是我经历过太多感情和事件之后才懂得的,会夹杂着很多复杂的因素,我所理解的,不应该灌输给他,总有一天,历尽千帆之后,对于小王子的故事,他总会有属于自己的诠释。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dhg/1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