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王子对话”
南京十岁小姑娘
摘下国际写作大奖
《小王子》是全世界最著名和被翻译最多的法国文学作品,它为人们构筑了异彩纷呈的梦,充满诗意与哲理。“与小王子对话”国际写作大赛结果近日揭晓,在北京时间1月25日晚举行的线上颁奖典礼上,正式公布了6位获奖者和60位入围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StefaniaGiannini宣布了6位最终获奖者,南京文学之都申创顾问、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代表国际评审团宣布60位入围者。
为庆祝《小王子》作者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诞辰周年,此次国际写作比赛于年11月初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青年基金会、故事写作营和学习星球联合发起。入围终评的10位中国参赛者分别是来自北京的吴怀川、来自上海的吴琦好、来自吉林长春的高梓腾,以及来自江苏南京的薛若昊、邹政宏、谢一丞、蒋梓彧、金熙媛、宋旸、罗予汐。最终,来自南京的十岁小姑娘金熙媛成为6位获奖者之一。
金熙媛是北京东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她告诉记者,第一次看《小王子》是小学二年级,当时在图书馆借书,一下就被封面上小王子的形象吸引住了。“借回去之后仔细阅读,发现里面有好多有哲理的话,反复读了好几遍。”
这次参加“与小王子对话”国际写作大赛,金熙媛写了一个温暖动人的故事。新冠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是最让人震撼感动的群体之一,金熙媛的写作也是受此启发,她的文章中,小王子寻找玫瑰来到地球,医院里有玫瑰。“借玫瑰歌颂医生的精神,我觉得玫瑰最能代表他们了。”金熙媛说。
参加“与小王子对话”国际写作大赛的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凡是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都可以参加,年仅十岁的金熙媛能脱颖而出,让人惊喜。她有什么写作小窍门吗?金熙媛说,生活在南京这座世界“文学之都”,阅读氛围浓厚,她每周都要去图书馆借书。“阅读的时候,看到好词好句我就会摘抄下来。平时也经常写日记。”
安东尼·圣埃克苏佩里青少年基金会秘书长Olivierd’Agay在致辞中表示,看到《小王子》依然作为一种活跃的文学资源,为全世界的年轻人带来源源不断的精神鼓舞,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许钧在致辞中说,这次“与小王子对话”国际写作大赛有着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培养青年一代的开放精神。通过这次活动,青年人打开自身,走向他者,相互理解,丰富自身。二是有助于丰富青少年的想象力,去探索别的文化。”作为评委,许钧说,参赛者在写作中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强大的创造力,表达了他们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未来的梦想。“这次大赛在年轻一代中播下了对话与交流的种子。在当今时代,我们尤为需要这一对话的精神。全球参赛的青少年与小王子的对话充分地表达了世界各地年轻一代的心声,要尊重他者,维护文化多样性,努力建设世界和平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在致辞中说,《小王子》这本书告诉我们,文学的力量,想象的力量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知,学会读懂世界,并以一个新的眼光去发现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采取的各种文化和教育举措就是为了守护这种力量,让所有孩子都能拥有一个想象中的小王子。为此,教科文组织联动了全球一万多所学校开展各项活动,还在创意城市网络设置了针对各种艺术领域的实验室,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为教育提供资助。
自南京加入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世界“文学之都”以来,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中心始终积极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各项倡议,为南京市民提供了很好的参与国际性文学活动的机会。
此次“与小王子对话”国际写作大赛,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中心也大力配合教科文组织工作,并提供有关方面的重要支持。包括为其推荐中文组评审专家人选,组织做好国内宣传,发动学生踊跃投稿等。最终一名南京小学生获奖,这一结果也是令南京颇感欣慰和自豪的。
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中心主任袁爽表示,世界“文学之都”离我们并不遥远,相反,只要你身处南京,世界“文学之都”就与你息息相关也触手可及,它是一张属于南京的文化名片,更是属于每一位南京人的荣誉,未来也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用文学和文化的创意给城市带来美好,为每一位南京人创造更多的参与国际性文学活动的机会。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南京市民加入到南京世界文学之都的建设中来,希望大家能够踊跃参加世界“文学之都”的活动。
—END—
审核
安颖莹、吴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dhg/7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