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绘画书,应该建立一个绘画世界,让孩子在里面自由地行走,去发现。
上学的时候总有学霸给我们打样,让我们知道学习好是怎样的,工作的时候也有前辈在前面示范,让给我们知晓工作要怎么做才能做到最好,等组建家庭时,是否也有幸福的模板让我们借鉴呢?
当然有,每个人身边大概都会有一两个被大众认为幸福的家庭,而它们身边无一例外也会围着一批想取经的人,毕竟人人都向往幸福。可是那些想取经的人在得到真经后发现,那些经验或者建议并不能让自己的家庭变得幸福起来,反倒让家人觉得无所适从。
网上有段话说得很真实:这世人大多数人就是活得“尴尴尬尬”的,他们知道夫妻应该恩爱,亲子应该融洽,所以他们“模仿”。对,他们模仿自己看见或理解的那种家庭关系,他们确实想要,但因为胸腔里并没有那一颗真心,所以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令人尴尬。
有人说模仿有错吗,当然没错,《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也说过“家庭走向败落的原因各有不同,然而一个越来越好的家庭却都有着相同的迹象。”可是模仿终究是模仿,即便造得再真,仿得再像,终究如同镜花水月一样让人觉得韵味不及,就像平时听多了的大道理一样,即便知晓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为何会如此呢?因为我们只是停留在行动上的模仿,内心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接纳。要想从心底认可这些,我们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去主动体会、去感悟,这像孩子学习一样,只有真正代入情境中,孩子才能真正理解一个知识。
提到这,我想推荐《四季时光》的作者苏珊娜·贝尔纳的另一套绝版书籍——低幼版绘本《小兔子卡尔系列》。
¥5浪花朵朵自营正版小兔卡尔成长故事集苏珊娜贝尔纳套装全3册小兔卡尔一家6册小兔卡尔的生活在京东好评率97%无理由退换旗舰店¥64购买全书没有讲述什么深奥的大道理,只是通过小兔子卡尔一家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来展现家人之间温情而和谐的关系,他们一家简直是参考如何构建幸福家庭生活的最好的模板,让你不知不觉沉浸其中,感受到幸福的美好,进而激发大脑主动去思考幸福的秘密所在。好的绘画书,应该建立一个绘画世界,让孩子在里面自由地行走,去发现。这套绘本内容很简单,苏珊娜的图画叙述能力特别强,能轻而易举地将孩子代入到故事中,去和小兔子卡尔一起快乐成长。整个故事的塑造并不会让你觉得这只是一个童话故事,或者说是一个理想世界的存在,反而是通过各种贴近生活的小细节让你相信,你也可以成为这个幸福家庭的一份子,你也可以给予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这无形中给了很多父母极大的鼓励和勇气。
那小兔子卡尔的一家的幸福真谛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到绘本中去探索下吧:
1、用无条件的爱意接纳孩子的情绪当我变得和你的期待不一样时,请爱我原来的样子,疼我原来的样子,赞美我原来的样子。
作家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怎么的家庭是幸福的呢?某问答平台有一位高赞的回答是这样的:饿了想妈妈,累了想回家,从来不委屈,因为有爸爸。
作为父母,我们常常要应对孩子的小情绪,比如早上赖床不想上学,晚上到点迟迟不睡觉,喜欢的玩具非要不可,面对这些不符合我们期待的情况,很多父母会采用暴力手段或者冷漠应对。故事中的卡尔也和这些人类幼崽一样也有调皮捣蛋的时候,可是卡尔的父母却用温和的态度接住了卡尔的小情绪,让小卡尔的生活完全被爱意包裹。
《卡尔在玩游戏》这本书的“早上好”这个故事中,兔妈妈叫赖床的小兔子卡尔起床,可是卡尔想和妈妈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每当妈妈拉一次被子,就丢出一个玩具,而妈妈一点都没生气,反而也很配合地和卡尔互动,最后妈妈把整个被子拉起来了,卡尔高高兴兴地的起床了,开启全新的一天。
在“晚安”的故事中,卡尔爸爸让其睡觉,可是卡尔很生气,他不想去睡觉。爸爸通过玩列车的游戏,让卡尔高高兴兴地上床睡觉。
不得不说这种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真得特别温柔,既没有否定孩子的负面情绪,也能让其感受到家人浓浓的爱意,体会到自己的小情绪被父母接纳,而这种无条件的接纳会在孩子以后的人生中产生巨大的治愈力量,让其在面对困境时敢于勇往直前。爱或许就是在我摇摇欲坠,崩溃即将到来之际将我稳稳接住,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你为我兜底。
有网友说,当孩子真遇到大事,第一反应是想到父母,并坚信父母肯定会相信自己并帮忙解决,这才是一个幸福家庭成长下的典型心态。我想小兔子卡尔的家庭就是这样,因为给卡尔父母营造了一个充满爱和被尊重的环境,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卡尔势必会有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2、多保持一点钝感,生活才会充满惊喜钝感是一种对抗外界的处事智慧。
生活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所以生活往往无法像我们预期的一样那么完美,总会有些小意外和不尽人意。虽然理智上会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但情感上却很容易玻璃心,一有风吹草动,就变敏感不已。
近年来,网络上出来“钝感”一词,很多人并不知晓它的意思,其实它就是敏感的反义词,如果说敏感的人会因为朋友没回信息而纠结万分“它是不是觉得我不够好啊”,那么保持钝感的人则是“不回就不回呗,跟我有什么关系”,它们看似有点缺心眼或者慢半拍,实则是用一种从容的态度来看待生活中那些意外,而不是像敏感的人那样快速又敏锐的让这些意外和自己的坏情绪建立联结。
在《卡尔的第一次体验》中的“和爸爸去超市”的故事里,卡尔的妈妈就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请对生活保持一点钝感,这样才能快乐许多。兔爸爸和卡尔去购物,兔妈妈提醒了好几次别忘记带东西,可是爸爸还是丢三落四,每次问还忘记什么了,两人都说没有。结果去结账的时候,父子两人发现钱包没带。
话说当我看到兔爸爸没带钱包时,我真有点火冒三丈:这人怎么回事,忘东西几次了,怎么出个门啥都忘记。我猜想兔妈妈过来一定也是一副生气的样子,结果呢,兔妈妈很高兴地过来送钱包,并说:我就知道你们会忘东西。
也就是说,在他们家,忘东西是件很平常的事情,所以即便发生了,他们也能以平静的方式去解决。等他们以为又忘了买胡萝卜时,小兔子卡尔从背包里拿出了胡萝卜,生活好像又时刻充满惊喜似的。
马未都曾说:人有敏感和钝感,对事物敏感本身是个好词,就是你观察事物就需要你有敏锐的观察力,但是这个对你接受不利的事情,你就不需要敏感,你需要钝感,人际关系中钝感比敏感更重要。人的能量是守恒的,我们在负面情绪上消耗的太多,那么在正能量上势必会分摊的更少,长此以往,能量也会养成习惯,不自觉的去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dy/12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