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小王子 >> 小王子书评 >> 正文 >> 正文

青未了读书趣谈

来源:小王子 时间:2024/3/6
早期白癜风可以治疗好 https://m.39.net/disease/a_5590707.html

读书趣谈

——王维娴

书,常让人感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之深,如深谷;其之广,如海洋;其之博;如思想。所以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也许都会有一个希望,希望有人带着魔法棒来,把最有趣的、最有含金量的书通通指出来,这样就不用盲目,可以直线距离抵达。当然如果我们对书有渴慕的心思的话。

最初受人荐书,是导师荐的几本精华经典的书,但接收最多的应是《齐鲁晚报》上的推荐书目,再是陆续的从看书里找到“书”的影子。有点普遍撒网的感觉,买买买,买回家看不看还真得另当别论,有的书是真正的发挥了它的自身价值,而有的书却充当了搁架或者书柜的高级摆设了,典型的“汗牛充栋”范。

比如印象特别深刻的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的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我是迄今为止读到了一百零五页,全书七百零四页。说起来也是汗颜备至,明明是带着满腔热血的,可是也不知道在哪里就被冷却之后又被截流的。她的另一本书《野草在唱歌》我是好不容易看完了,原因只有一个,这本书薄啊,从头到尾不过二百三十一页,再加上携带方便啊,要不然那么厚实的书天天装在坤包里来去,真的是很让肩胛骨吃不消的。

当然我也有很爱不释手的书,比如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我是猫》,那看着可是真的叫一个字“好有趣”!自嘲加幽默,很符合我这个人的生活态度:读书、写作、画画,耐心地过着清贫的日子。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说一下“出身不好(生于富裕的犹太家庭)”不受待见自杀了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他生前的那本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还真的是捕捉细腻的情感让人的内心隐匿于无形。“他用饱蘸同情的笔墨描写人们的不幸命运,刻画他们饱经忧患的灵魂,挖得深、写得细、写得真,深深打动读者的心。”所以很喜欢做一个真实的人,自然流露的也是一份真实的情感,不矫揉造作也无需做作,没有深沉的灵魂,就肤浅地坦坦荡荡踏踏实实也是最好!他的那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也是很值得回读的书,相对于我这样一个读一遍书就没有余情再想读第二遍的人来说,这应该是最高的礼敬了。

旁涉几笔俄罗斯作家帕乌托夫斯基的很多作品,前些年,凡是遇到了知道的,我也是尽量购买到手。他的《金蔷薇》是一本对写作很有帮助的书籍,当然也需要你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能够懂得字里行间的语言优美意境。《一生的故事》我还是蛮喜欢的,只是也属于厚吨位的,所以也算是蜻蜓点水式阅读了。他写出的一生的经历,真心讲,我一直很是好奇加奇怪,小帕乌托夫斯基到老帕乌托夫斯基,与我差出了虽不到一个世纪也是将近了,可是人家从小就开始读书,有读书的氛围和环境,而我的小时候还在满街跑,像一个小傻子。这本书可能也没有那么透彻地读完,也许“插科打诨”地读完了,反正都被馒头大饼给消化了,也不知道书的精髓是怎么渗透到我的血液还是灵魂甚至是心灵里去的,因为多年前读这个书后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在读书里追求人生》发表在《齐鲁晚报》上,如今徒有印象是看过了。

我真正要说的其实是我今天放在书桌上的书,这是市作协主席推荐的《白鲸》,我打心眼里知道,人家主席能无私地拿出时间给我们开个“会议”,讲了这本书的诸多好处,我也相信这些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真实。于是,会后,我赶紧就去淘宝买了《白鲸》,还暗自下定决心要细品,书来了,我的确是迫不及待地撕掉薄膜,赶紧就看,读来确不是虚谈,只是我一直像电视卡了屏幕似的,一直在第一章的幻影重重里,还没走出来。只因它被下一代“新人碾压”,压在不断入手的新书下面了。今天是整理床头柜,发现很高的书垛的最下方是《白鲸》在垫底,打开继续读,发现下一页就是生动诙谐的开启,旋即,毫不犹豫地装入了每天随身游走的坤包里。

其实,我真正要说的重点就在下面呢,很多时候,一个有“命运共同体”高商情感的人,都会绝不私藏自己看书收获的“惊喜”,很喜欢同化别人。也许有的人觉得你的盛情是剩情,但是很多时候还会有“惺惺相惜”的志同道合的的同学交好,所以很俗气的那句话就是:你尽管善良,福报都在来的路上了。

这几年我的读书时间被工作生活分割的零零碎碎,读的书并不是很多,但我的自觉意识里还是一定要读好书,毕竟余生的时间都很贵根本捞不着挥霍。《世界文学》我订了很多年,《散文海外版》,也是订的,其他的阅读都是便捷随意的网络行为了。当然最好是名家里手的作品,或者写得比较接地气的,能撬动我的意念去看的。至于有些标题党的,就留给喜欢看花里胡哨的人看吧,内容堪比添加剂色素的小零食,不看也罢。偶尔读读诗,古代的,现代的,感觉与灵气美妙同行一瞬!

很多家长让我推荐些给孩子读的书,我就好为人师的说几本吧。比如法国作家安东尼的童话《小王子》,那是多少年都兴盛不衰的经典名著,“天马行空”的想象,让孩子学会爱的能力。记得有一个大庆写小说的文友,说他读了《小王子》二十多遍了。比如曹文轩的《草房子》,那也是带着金光闪闪的荣誉的,是拿过安徒生童话大奖的代表作,让不同年龄代的孩子可以通过读书穿越并换位的感受。还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的导师说他前后读了不下二十遍,我也读了几遍,而且每次“见到”都会静下心来读一下,仿佛那个负气的敏感的少年就是当年的我们自己。《写给孩子的诗》,在《齐鲁晚报》多年前的推荐书目单上有过的,还有一个报纸编辑也向我推荐过此书。书里的童诗有着意趣无穷的想象,灵动翩翩,仿佛那个挂着雪串子的树枝就是来年沉甸甸的麦穗。

《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愿信口胡诌的几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能傍上魔法棒的威力。

作者小介:王维娴,曾任《时代杂志》通讯员,报纸特约评论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烟台作家协会会员、朗读协会会员。作品散缀《联合日报》《文汇报》《北京日报》《北京劳动午报》《齐鲁晚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山东工人报》《大理日报》《北京茶社会》《家长杂志》《好家长杂志》《分忧杂志》《湍河文学杂志》《黄土黄种人杂志》等报纸杂志。读书与生活,像汽车的两个轮子,方向一致,向阳而生。

壹点号一垄诗意灵性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sp/125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