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小王子 >> 小王子书评 >> 正文 >> 正文

看了这对父子的择校故事,花友说ld

来源:小王子 时间:2021/6/2

橘子:又到择校季了,小花生社区谈论此类话题的花友越来越多,关于要不要带孩子冲一把名校,不少花友表示很头大。

孩子的择校问题,普通人家很纠结,贵族人家同样如此。虽说他们拥有我们没法比的教育资源,但什么样的学校对孩子的性格、成长带来帮助,贵族人家也是要细细考量的…

这不,前两天刚刚去世的菲利普亲王,就曾因为小王子查尔斯上哪所学校,引起了一场家庭纠纷:

伊丽莎白女王认为,老牌的寄宿学校伊顿公学EtonCollege是完美选择;女王的母亲也说,“伊顿公学对查尔斯的性格气质都很有利”;菲利普亲王却坚持将儿子送到自己的母校戈顿斯敦…

不要小看这所学校,女王家三代人都在这所学校待过哦!(我们上上周介绍过,点击蓝字复习)

先是菲利普亲王,自称在戈顿斯敦的四年生活塑造了他:

这里的生活精彩、具备开创性,在很多方面造就了他。他发现那儿的生活艰苦、气候不佳,但是很有挑战性,令他振奋(WhenPhilipwasthere,hefoundthehardships,thechallengesoftheclimateandcountrysideuplifting.)。

于是为了塑造儿子的坚毅品格,他把两个儿子查尔斯、爱德华王子都送去了戈顿斯敦,据说爱德华待得还不错,老大查尔斯却形容那地方“像地狱一样”,又怕又恨…

到了第三代,安妮公主的两个孩子也去读了戈顿斯敦…

关于这所贵族学校,菲利普亲王是很“追捧”的,他认为这里是培养勇敢小孩、锻炼钢铁意志的地方,自己经历过这一套,“脱胎换骨”生存了下来,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以“磨炼意志、忍耐力、竞技精神”为宗旨的戈顿斯敦是胆小儿子的好去处。

结果呢,查尔斯在校期间表现软弱,对学校有心理阴影,出来以后也不受爸妈待见。我们的花友发出了“灵魂叩问”:那么好的学校也改变不了啥,我瞎折腾啥?

那么,为啥同样的学校,给这对父子带来的影响会有这么大差异呢?

搜了不少资料后,我发现,菲利普和查尔斯这对父子,他们成长经历、自身特质的两大不同,使得“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少年时期的菲利普VS少年时期的查尔斯

1.成长环境的不同

菲利普从小到处漂泊,孤独长大,适应性强…

先说刚刚去世的菲利普亲王,两个词可以概括他的童年:“悲剧”、“孤独”。

"thePrince’schildhoodwasmarkedbyatragedyandloneliness."

菲利普年出生在希腊,是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的侄子,是希腊和丹麦安德里亚斯王子的独子。他有四个姐姐,老妈爱丽丝公主,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曾孙女。

年,希腊在与土耳其的战争中失败,叔叔国王被迫退位。菲利普的老爸当时在军队工作,也受到牵连,被指控叛国罪而被流放。当时的菲利普18个月大…

这个时候,母系亲戚帮了忙。菲利普被带上了英国巡洋舰,睡在旧水果箱子里,来到法国巴黎。当时,菲利普一家没有国籍,也很穷,借住欧洲亲戚家。

年,菲利普全家在罗马尼亚度假,右二是菲利普

老妈爱丽丝公主患有先天性耳聋,到巴黎后,最初通过帮助其他希腊难民来打发时间,年则一头扎进了宗教,到处说自己是“神”的代言人。

直到年,因为适应不了巴黎的生活,精神崩溃,被送到了瑞士一家疗养院。

英国媒体对此的相关报道里,把菲利普描绘得相当可怜:

年的一个下午,菲利普和他的姐姐们郊游归来,得知他们的母亲因精神崩溃被送进了瑞士的一家疗养院。孩子们白天被带出去,晚上回来时发现母亲已经不在了。

老爸不怎么负责任,一个人带着情妇去法国南部地区生活。

年,母亲被查出患上精神分裂症(治疗她的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据说治疗方法不是很人道)。两年后从精神病院逃了出来,但和家人失去了联系,直到年菲利普结婚的时候才回到英国。年,在白金汉宫去世。

回到英国的爱丽丝公主和儿子菲利普

在母亲被送往疗养院后,三年内,他的四个姐姐都嫁给了德国贵族,定居在德国,10岁的菲利普独自一人生活。

多年后,记者问他在家说什么语言,他回答:“‘在家’是什么意思?”因为从年到年,菲利普身边既没有父母,也没有姐姐:

“事情就是这样,家庭破裂了。我母亲病了,我姐姐们都出嫁了,我父亲远在法国南部。我只能继续一个人生活下去。”

他的童年换了好几个国家—法国、德国、苏格兰…后来菲利普的叔叔路易斯·蒙巴顿勋爵(LordLouisMountbatten)出手相助,把他送到了苏格兰的寄宿学校。

左为菲利普,年在戈顿斯敦学校

好好的在上学,菲利普16岁时,和他关系最好的姐姐塞西尔、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在飞机失事中丧生。没几个月,舅舅也因为癌症去世了。

查尔斯一直待在王宫,外婆溺爱,父亲严厉…

再看看小王子查尔斯,年出生的查尔斯是王室长子。

刚出生的时候,伊丽莎白公主还没上位,生活还算悠闲,也能参与到育儿当中去。早期留下了不少和查尔斯王子亲密相处的照片:

教1岁的查尔斯学走路…

在沙发上亲子伴读…

教儿子玩摄影…

总之,3岁前,和妈妈的关系还是很亲密的…

查尔斯和妹妹安妮公主与父母合照

3岁后,外公乔治六世早早去世,老妈成了女王,自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安利《王冠》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对女王来说,王权必须排在家庭前面,刚上位忙得很,见孩子次数很少,也没时间照顾。

查尔斯和安妮主要由和蔼的王太后外婆带大,和中国长辈一样,隔代亲,据说相当溺爱查尔斯…

常把查尔斯抱在怀里,注重培养他善良温和的一面(Sheencouragedhiskindandgentlenature),怕他被欺负,和同伴玩游戏让他选队伍中较弱的孩子比赛(whenchoosingsidesforgames,toselecttheweakestfirstforhisteam)…

外婆抱着小王子查尔斯

但是另一边,老爸截然不同,相当严厉。总是一副高大威严的样子,和儿子一同出镜都没啥笑容。

小查尔斯跟在老爸后面,一点自信都没有,长大了还对媒体说,自己是被吓大的,处处看脸色,“很容易被父亲强有力的个性吓倒”,暗戳戳指责父亲对自己太凶了。

儿子越是唯唯诺诺,老爸就越着急。公开资料显示,查尔斯经常被老爸训话,“坐下”、“闭嘴”…就这样长成一个害羞、敏感的小孩。

2.个性与特质也很不相同

菲利普热爱冒险,运动基因强大…

一个成天在外“漂泊”、艰难求生,一个夹在慈祥外婆和严厉老爸中间,导致这对父子的性格爱好也截然不同。

关于运动,菲利普多多少少是有些家族基因的,他外公家在英国王室海军是响当当的存在:外公曾是第一海务大臣兼海军总参谋长,据说是王室海军的最高职务;舅舅则是英国海军元帅路易斯.蒙巴顿…

老师更是形容菲利普是天生的运动员。从很小的时候,他就对运动表现出明显的兴趣:8岁在学校玩射箭,和同学打成一片…

左二是菲利普

13岁,菲利普进入戈顿斯敦学校,当时是该校成立的第一年,建立了非常多的户外项目:板球、帆船、曲棍球、航海冒险…

本身就对运动感兴趣的菲利普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刚进校,就凭实力成为了板球队和曲棍球队的队长。

那里的生活彻底激发了他对大海的“热情”。他形容戈顿斯敦的马里湾(MorayFirth)是自己“第二所教室”。

经常跑到霍普曼港维修船只,也爱上了航海旅行:“当时学校会组织航海探险活动,主要围绕苏格兰和挪威海岸,他每次都特别兴奋,一个人驾驶一艘船开到挪威…”

毕业前还获得了马里徽章,该徽章用于奖励运动成就、志愿者活动和探险活动。

查尔斯则体弱敏感,热衷艺术与音乐…

相比于强壮的老爸,查尔斯体质很弱。查尔斯小时候经常生病,9岁的时候还做手术住院。12岁,还得了麻疹,当时老爸老妈(女王和菲利普亲王)还在印度旅行呢…

身体素质不行,玩起运动项目也是不得力。橄榄球、板球都不爱玩儿。四岁的时候,老妈伊丽莎白教他骑马,他在马背上畏畏缩缩很害怕,还不如而妹妹安妮胆子大…

性格上也是很敏感。有一个细节,媒体常拿出来说:

到蒙巴顿将军家吃午餐,一家人吃草莓,八岁的查尔斯会非常细致地把草莓的茎去掉。大人说:“别把茎拔掉。你看,你可以用茎把它们捡起来,蘸上糖。”过了一会儿,他的表妹注意到,“查尔斯努力把所有的茎都放回去。”

早期的家庭教师也说他没有安全感,“这孩子听到人大声说话会往后退,勤奋的复习功课,就是为了讨大人欢心…”

左二是查尔斯

第一次上寄宿学校——契姆预备小学(CheamSchool),查尔斯因为想家,一个人的时候常常抹眼泪,也不是很合群…

虽然不爱运动,性格敏感,但是他也有自己擅长的,外婆把他带进了艺术和音乐的世界。

喜欢摄影…

喜欢古典音乐,爱拉小提琴…

五岁的时候,外祖母还让他自由探索家里的农场,所以后来还喜欢上了园艺,直到现在,也是个开农场种蔬菜的王子…

3.学校,并没有改变他们原本的特质

好,回到开头的问题,这所王室贵族学校—戈顿斯敦学校,对他们的性格塑造起到关键的作用了么?好像并没有…

运动健将菲利普,一辈子都在“搞运动”…

菲利普是从小就喜欢运动的,所以轻而易举在戈顿斯敦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本身的爱好和学校的教学特色相融合,之后的职业发展似乎是顺理成章…

年,菲利普进入达特茅斯海军学院,以候补军官身份加入了英国海军,在整个二战期间服务于王室海军。也是在此时,菲利普邂逅了伊丽莎白公主。根据采访,菲利普亲王矫健的身手吸引了伊丽莎白的注意。

之后,从年到年,菲利普成为英国王室海军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不仅成为海军最年轻的中尉之一,还在在欧洲战场与太平洋战场的前线指挥船队抗击轴心国,年还在东京湾见证了日本战败投降的历史时刻。

年和伊丽莎白订婚,26岁的菲利普还在海军服役之后的生活也是围着“运动”转,继续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年,参加板球比赛…

和朋友冬泳…

年,参加马球比赛…

年,参加马车驾驶比赛,已经84岁了哦…

还时不时骑一辆摩托车在温莎王家马场上风驰电掣…

查尔斯待得越来越不自信,成年后热心园艺…

再看查尔斯,他对这所学校的评价是“地狱一般的生活”(后来,轮到自己儿子威廉和哈里上学,查尔斯二话不说把两个孩子送进了伊顿公学)…

湿冷天气着单衣在泥泞中跑操、洗凉水澡;因为完不成越野跑吓得不敢见人,运动成绩差被孤立被欺凌。他还在年的一封家书中写道,和他住在一起的13个同学经常半夜起来踢他打他。

这所学校并没能让查尔斯变得意志强悍,反而加剧了他的内向、敏感。

首先,因为在学校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爸妈对他更不看好。

17岁时,他在学校演出话剧《麦克白》,菲利普观看的时候突然大笑,毫不留情地点评,说儿子念台词“听上去像呆瓜”,媒体说查尔斯当场泪流满面,耿耿于怀很多年…

感觉查尔斯整个青春都不太愉快的样子…

之后又在戴安娜王妃和卡米拉之间优柔寡断,酿成悲剧…

成年后,则一心扑在慈善、文艺和园艺工作里。绘画成了查尔斯一生的爱好,每次出差他都会随身携带画具…

每年有大量时间花在自己的海德罗夫庄园里,搞园艺、养鸡…

庄园里一棵老松树死了,查尔斯都会建个小亭子纪念…

他的菜园还做了一系列有机食品,在全球销售。赚到的钱,捐到了自己成立的慈善组织…

所以,这俩人,几乎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回归这次文章的主题:择校。

菲利普因为自身热爱运动,适应能力强,在戈顿斯敦“如鱼得水”;

查尔斯从小敏感体弱,却把他扔到一所以运动教育见长的学校,备受打击,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自卑心理…

这个例子,很好的回答了一个问题:学校有那么重要么?

我觉得“重要”,重要体现在,我们需要结合小孩自身的特点,找一所真正适合孩子的学校;

但,同时又“不重要”,因为孩子的成长轨迹和与生俱来的天赋特质、出生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学校对孩子的影响终究是有限的…

相关阅读:查尔斯王子在此受尽虐待,一天上课5小时,去冬泳,去灭火,这个学校的"户外教育"太开眼!择校记:在一个“城中村小学”,我们却收获满满…重点中学校长李镇西:父母该怎么给孩子“明智”择校?点个“在看”,我们就不会走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sp/8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