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小王子 >> 小王子书评 >> 正文 >> 正文

隽不疑挫败刘泽叛乱讀鑑記

来源:小王子 时间:2021/11/13
河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隽不疑已经不是陌生面孔了。武帝时代,设直指绣衣使者,有暴胜之为直指使者,杀伐果断,手持利斧追捕盗贼,但又有识人之能。闻勃海郡隽不疑有贤名,遂向武帝推荐。汉武帝任隽不疑为青州刺史。

前八七年,汉武帝驾崩。刚被立为太子的刘弗陵即位,是为昭帝,时年八岁,在霍光、金日磾等顾命大臣辅佐下,接过了这炙手可热的权杖。

因为武帝的连年征伐,国势日蹙。尽管武帝晚年纠错,但尚未收效。表面的稳定之下暗藏种种危机。

前八六年,益州郡二十四邑三万余人叛乱。水衡都尉吕破胡平叛。不久,青州刺史隽不疑又挫败了一起宗室叛乱,抓捕了参与叛乱的齐孝王孙子刘泽,事连燕王刘旦等。

刘旦是李姬的儿子,又有同母弟刘胥,二人俱是性格勇猛而体格健壮,尤其是刘旦,辩慧博学,好星象历数,善田猎骑射,且广交游士。戾太子死后,刘旦自觉年岁居长,觊觎太子之位。因远在封国,怕被武帝遗忘,遂上书请入京宿卫。其实武帝在刘据死后,心中已经有了新太子人选,今见刘旦如此露骨,心生嫌恶,怒杀其使者,又指其藏匿亡命,诏削其封国三县良乡(北京房山)、安次(今河北安次)、文安(河北文安)。

武帝驾崩后,朝廷玺书发丧至各封国。刘旦因心怀怨恨,因此得知武帝驾崩时,并无悲伤,甚至怀疑玺书有假,说,玺书封小,莫非京师有变?遂派心腹数人到长安藉名问礼,刺探朝廷之事。

不久,又有诏书褒赐刘旦钱三十万,增加封地万三千户。其实这正是昭帝及其顾命大臣们,以为燕王刘旦是不稳定因素,特意安抚,也是告诉刘旦,国有新主,不要再生妄想。

想不到刘旦接到封赏后,更加生气,在他心里,整个大汉都应该是他的,这点赏赐算什么?遂阴结中山哀王子刘长(中山靖王刘胜子刘昌为中山哀王)、齐孝王(刘将闾)孙子刘泽谋叛。

七国之乱后,朝廷剥夺了诸侯王的职权,只食邑,不得治民。但刘旦诈称曾得武帝密诏,可参与诸侯国事、军事,以备非常。于是,刘旦与刘长、刘泽积极准备力量。

郎中成轸积极为其谋划,说刘旦失去皇位,只能起兵夺取,坐享其成是不可能的。大王若能起兵,国中虽女子亦必起而从之。成轸的话更坚定了刘旦的决心。

于是先造舆论,与刘泽诋毁昭帝,派人周行列国造谣,说刘弗陵不是武帝的儿子,立其为继承人乃是大臣们的阴谋,天下当共伐之!

刘泽既与刘旦共谋为乱,欲归齐国临淄,发兵诛杀青州刺史隽不疑。遂招募死党,蓄治甲兵,整顿队伍,演习兵阵,等待预订的起事日期。齐国郎中韩义数次谏止刘泽,刘泽已利令智昏,杀韩义等十数人。

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淄川靖王子瓶侯刘成得到了刘泽阴谋叛乱的消息,告知了隽不疑。经侦查,确有反状。八月,隽不疑果断抓捕了刘泽等人,并上书朝廷告知。

昭帝命大鸿胪丞审理此案。刘泽供出了同案刘旦。昭帝命诛杀刘泽等,以刘旦为皇兄,宽宥不治。

是年,自七月始,大雨不断至十月,渭水桥被冲断。

隽不疑因挫败了刘泽叛乱阴谋,被昭帝起用为京兆尹(武帝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

隽不疑为京兆尹,公正廉明,京师官吏百姓皆敬服隽不疑之威信。每次隽不疑至地方州县,巡查罪犯情况后返回京师,他的母亲总要问他:“有没有冤案被平反?有多少人因平反冤案而免于一死?”若得知隽不疑多有所平反,遂喜形于色;若是隽不疑没能平反多少冤案,,母亲就不高兴,因此不食。因为母亲的教诲,隽不疑为官,威严而不残忍。这就是母贤子孝的例证。

宋人林同有诗曰,“不疑固严吏,如不顺亲何。图得母喜笑,平反敢不多。”

原典:◎汉纪十五(起旃蒙协洽,尽柔兆敦牂,凡十二年)   ○孝昭皇帝上   始元元年乙未,公元前八六年   夏,益州夷二十四邑、三万馀人皆反。遣水衡都尉吕辟胡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奔命往击,大破之。   秋,七月,赦天下。   大雨,至于十月,渭桥绝。   武帝初崩,赐诸侯王玺书。燕王旦得书不肯哭,曰:"玺书封小,京师疑有变。"遣幸臣寿西长、孙纵之、王孺等之长安,以问礼仪为名,阴刺候朝廷事。及有诏褒赐旦钱三十万,益封万三千户,旦怒曰:"我当为帝,何赐也!"遂与宗室中山哀王子长、齐孝王孙泽等结谋,诈言以武帝时受诏,得职吏事,修武备,备非常。郎中成轸谓旦曰:"大王失职,独可起而索,不可坐而得也。大王壹起,国中虽女子皆奋臂随大王。"旦即与泽谋,为奸书,言:"少帝非武帝子,大臣所共立;天下宜共伐之!"使人传行郡国以摇动百姓。泽谋归发兵临菑,杀青州刺史隽不疑。旦招来郡国奸人,赋敛铜铁作甲兵,数阅其车骑、材官卒,发民大猎以讲士马,须期日。郎中韩义等数谏旦,旦杀义等凡十五人。会〈缶并〉侯成知泽等谋,以告隽不疑。八月,不疑收捕泽等以闻。天子遣大鸿胪丞治,连引燕王。有诏,以燕王至亲,勿治;而泽等皆伏诛。迁隽不疑为京兆尹。   不疑为京兆尹,吏民敬其威信。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所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异于他时;或无所出,母怒,为不食。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讀史隨筆

qingdengdushi

元亨疗马

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sp/98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