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麦克尤恩在《梦想家彼得》一书的序中写道:我们之所以喜欢童书,是因为我们的孩子读这些书时的快乐,这跟文学关系少一点,而跟爱关系多一点。
《小王子》就是这样一本关于付出,关于爱的书。它是曾经的孩子写给现在的大人的故事。
一.付出,让爱变得不同
小王子每天早上起来,都会清洁和打扮他的星球。另外,他还得注意区分猴面包树的幼苗和其他植物。一旦发现猴面包树,就要把它拔掉。
有一天,他看到有棵不一样的植物。他观察着,等待着,原来是一株玫瑰,一朵有些娇弱的美丽的玫瑰。
之后,小王子给玫瑰洒水,夜晚给她套防风罩,还给她捉毛毛虫。只是直到赌气离开星球后,他才明白玫瑰的重要性。
正如狐狸对小王子说的,正是你为你的玫瑰付出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是如此的重要。如果小王子没有为玫瑰付出这么多时间与精力,我想,她一定不会这么重要。
其实,除了付出时间,仪式感也很重要。
在《小王子》里是这么说的:
仪式,它使得某个日子区别于其他日子,某个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
狐狸说,“比如说你定在下午四点来,那么到了三点我就会开始很高兴。时间越是接近,我就越高兴。等到四点,我会很焦躁,坐立不安;我已经发现了幸福的代价。
但如果你每天在不同的时间来,我就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开始期待你的到来……我们需要仪式。”
从此之后,下午四点钟就变得不一样。它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变得与众不同。即便是在小王子回到自己的星球后,狐狸还是会在每天下午四点想起小王子,想起一起度过的时光。
我们也是如此,会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方想起某个人。因为曾经的仪式感让我们明白,那里有着一个人付出的时间与心思,那里,藏着一个人的真心。
二.只为你付出,让爱变得珍贵
地球上的花园有千千万万朵玫瑰花,比起星球上的玫瑰,它们可能没有她那么娇嫩,可能没有她那么柔弱,可能更好看,也可能更普通。
但对小王子来说,它们都不是自己的玫瑰。它们,对他来说毫无意义。
试想,如果小王子也为地球上的玫瑰浇水、捉虫,听它们聊天,这个故事就不再动人了。我们可能会觉得,小王子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一定不会觉得他是一个很好的爱人。
正是这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态度,才让爱变得珍贵。我可以对很多人好,但我只想为你付出,只想为你花心思,这种只为你,才让爱变得珍贵。
就像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爱情故事,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到你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别人。就像作家朱生豪对爱人宋清如写的信,似乎字字句句都在说“我是宋清如至上主义者”。
感动人的从来都不是你做了多少,而是至始至终,都只为那一个人。
三、好的爱,是双向奔赴
我们常常站在小王子的角度看待问题,看到小王子对玫瑰的付出,其实,好的爱是双向奔赴。如果没有玫瑰的付出,这个故事也就不再吸引人。
玫瑰付出了什么呢?正如张爱玲所说,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出现在正确的时间,是玫瑰付出的第一步。
这充满了偶然性。但玫瑰是这么做的,她花了一早上打扮自己,再假装刚醒过来,懒洋洋地说,你好。她付出了时间。包括她的柔弱与矜持,撒娇与谎言,都是她为这段关系做出的改变。
小王子离开后,很想念自己的玫瑰。我相信,在他的星球上,玫瑰也同样想念着他。不知道他在哪个星球,担心他过得好不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他会不会回来。但是,也执着地等待着他回来。
好的爱,从来都是双向奔赴,是彼此牵挂,是相互理解,是倾心付出。
四、学会爱,是我们一生想要获得的答案
弗洛姆说,爱是一门艺术,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需要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去学习。人既需要学习爱的理论,也需要在爱的实践中去学习。
《小王子》用实践告诉我们,爱是共同看过的日落,是彼此驯化。但我想说,关于爱的答案,既在实际行动中,也在智慧的言语中。
所以,该如何学会爱呢,不如就从好好说话,准确地表达自己开始吧。
越是亲密的人,越觉得对方该懂你,理解你,于是,好好的话常常变成了冷嘲热讽或恶语相向。但是,不说出来,对方怎么会明白呢?
小王子没有听出玫瑰的心意,只觉得她娇气。现实中的我们也是如此。好好说话,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在一段关系中有个较为舒适的状态,同时也能避免很多矛盾。
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作者提出,不要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举个例子,看见家里太乱了,你想要另一半陪你一起收拾屋子。
但这个时候,话常常变成,你怎么这么懒,你总是乱放东西。这就是评论。而观察是,这个星期有四天你的袜子没有放在指定的地方。
接着,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提出具体的请求。如这样让我不太舒服,你可以和我一起收拾吗?
试想,如果玫瑰与小王子之间的交谈也是如此,也许,会少很多不快与担忧。他们会快乐地生活在那个小小的星球上,一起看一次又一次日落。
其实,每次看《小王子》,都有不同的感受。它的出现,好像天空所有的星星都亮了。而这一次,它在我心中埋下了关于付出,关于爱的种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ts/12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