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遥远的川西山区偏地,彝族聚集地。
这是去凉山前的大致印象,真正在唐糖小君的带领下走访过首府西昌,云端小城昭觉,卫星发射基地沙坝,古镇礼州一圈下来,对这片延绵大山和彝族山民们有了更为难忘的印象。
(礼州城门下的唐糖小君)
说起糖糖小君,葛红兵的得意门生,青年作家导师,出生在大凉山彝族莫色部落,本名莫色金龙成。因为父亲生病要求他回乡接管部落头人的位子,不得不回到故乡,平日里跟一群没受过太多文化的乡民们太阳底下打打牌,偶尔杀杀猪,其他时间则一边与六小龄童合作写《西游记解读》,一边搞全国作家培训,画风独特极了。
十来天里,唐糖同学因为滔滔不绝,嗓子彻底哑了。他笑说很多其他家族老人留遗言很多都是:不要跟莫色家族的吵架,他们嘴巴太厉害。
(一)血雨腥风中的莫色部落
说起莫色部落,口口相传的历史里满是血雨腥风的传奇。莫色,将军的意思。话说当年段氏大理覆灭后,一位将军率领部落转移到了大凉山一带,后人始以莫色为姓繁衍生息。
此后约与明末清初时,被朝廷封为土司,掌管大半个凉山地盘,也由此成了黑彝统领的川西地区的异类。此后,黑彝联合众家族发起反扑,彻底剿灭了庞大的莫色部落,此前的地盘则被黑彝头人瓜分殆尽。仅留的七个后人隐姓埋名躲藏在山民家里,相约此后数百年里广生子孙,壮大部落之后复国。这得是多大的毅力,才经过数十代努力,口口相传着复国使命慢慢使一个部落恢复生机。
故事转机从莫色家族的反抗开始。在一次宴席上,莫色家族潜伏的勇士在举刀刺杀的时刻怂了,却被另一位一出生就装疯卖傻的砍柴傻子举起斧头,剁下了黑彝头人的脑袋。眼见奴隶主毙命,众人一哄而散,莫色家族的刺客却拥着那位傻子大摇大摆走出门外,宣告复仇成功,遗憾的是地盘已经仅剩下原来的一角。此后白彝四大家族联合,各自在各自地盘上推翻了黑彝统治。
那位傻子就是我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糖糖小君笑说。此后就这么一代代延续下来,六十年代解放川西时爷爷买下的一座镇子被充公,几十辆马车拉走了所有金银财宝。十来岁便目睹这一切的唐糖父亲一生座右铭是:不要存钱。爷爷原本可以做县长,却因为倔强的山民个性死在大牢里,并留下遗训:永远不要去舔公家人的饭碗。
这些故事我只是拾人牙慧,还是等唐糖同学有精力自己写出来,肯定比我表达的要精彩得多。
(二)完美错过了全世界
现如今,大多数三十多岁的山民们并未受过教育,一个山村小学里也不过一两个老师和几十个孩子。十多年前,阿苦日古老师在自家厨房上课的时候,最少的时候只有三个学生。他笑着告诉我们,哪怕只有这么几个孩子,也要“送走一个是一个。”话虽这么说,其实我们是知道的,老师也要吃饭穿衣,如果仅有的几个学生退学了,恐怕他的铁饭碗就要丢掉了,所以山村老师是一个高危职业。
(阿苦日古老师和当年的教室)
外来的老师大都留不住,每天走几十里山路毕竟太辛苦了,也是情有可原。正是这些本土的山村教师,留守在故乡,守着乡亲们家这些孩子们,把他们一个一个送出大山。当然,下一代青年教师已经成长起来了,正在接过上一代的重担,反哺师恩。
(阿苦日古老师)
山村老师是孤独的,孤独到课余最喜欢看孩子们“打架”。这得是什么境界才能熬得住。山村老师和孩子们是艰难的,天不亮走几十里山路上学,因为没电没法做饭只好中午饿肚子,到了晚上才有饭吃。当然这都是十年前的事了。十多年前则要惨得多,经常因为村里没有老师,很多孩子们只好回家放猪退学。
即便是现在,三四岁的孩子依然是要自己走几个小时山路上学的,试想几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天不亮就打着手电出门,披着披毯冷风冷雨里出门,差不多十一点左右才陆续到齐上课,其实依然艰苦无比。
我能从这样的地方走出去,是一个奇迹,唐糖笑说。
村民们从来都对这个整日里游手好闲,学了文化既不当老师也不吃公交饭,甚至都不想接过部落首领的位子的归乡青年一点都不理解。写字能挣几十万上百万,那都是运气!邛海景区已经开到了他们的家门口,却没有人动家门口赚钱的心思,心心念念的却是正在成为过去式的铁饭碗。
这些民风彪悍的山民们,在每一个最好的时候完美错过了全世界。
(三)婚丧嫁娶猎奇
过完彝历新年,各种婚丧嫁娶时刻都在发生着,跟着唐糖深入体验了一下彝族民风。
彝族的礼特别重,很多人都害怕冬天,那些村民们眼中的光荣教师们经常辛苦一年到头,一个冬天参加婚丧嫁娶亏上大几万。娶老婆四十五万的彩礼钱更是让人咂舌。
由于结婚普遍较早,大多数彝族少男少女十几岁就已成婚。唐糖一个本族侄子还在上高中,就已经按照订婚要求成婚。成婚了却并未见过自己的新娘,只是部落内走了一下仪式,听来觉得特别新鲜。我好奇地问如果后悔了退婚怎么办?唐糖笑说按规矩加倍赔彩礼钱就行了,其实也很公平。
(杀牛)
刚到凉山那天,跟着唐糖认识他的族人们时,围观了新郎家为答谢亲戚而宰牛。看着一头牛毙命,瞬间变成大块大块的坨坨肉,端到每人面前,这才显出彝族的彪悍民风。一把勺子,一碗米饭,一盆坨坨肉,一盆菜汤,这就是餐食的全部。一群人蹲在地上,吭哧吭哧吃个尽兴。
遗憾的是那天没见到毕摩作法唱经,毕摩是整个部落的巫师,代代相传着帮部落族人占卜作法。据说村里巫师作法是村里最引人注目的,有舌头舔红烙铁,还有叼着羊上树之类的,寓教于乐这四个字是最适合不过的了。既心理上引导了族人,又满足了山民们的娱乐需求。
(婚礼)
以前的婚礼是啥样的?
以前是骑着马抢女人,抢回来当老婆,就跟成年礼是带着一群少年闯入其他部落杀掉男人,抢回女人孩子做奴隶一样。唐糖一番话刷新了我对奴隶社会的认识。嗯,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
(昭觉彝族葬礼)
从昭觉回西昌时,忽然枪炮齐鸣,一片彩旗招展歌声飞扬,还以为是婚礼,后来才知道是葬礼。看来我作为一个旁观者,也不过是盲人摸象看个热闹而已。
(四)云端小城昭觉
长途大巴翻上了一座大山,钻进了云层深处。刚刚还是林木繁茂的夏天,一下走进了凛冬。云雾中,雾凇凝结成冰挂在松木上,白茫茫一片。翻山越岭,抵达了昭觉小城。
(昭觉小城街拍)
昭觉小城的街头,每个山民们都披着蓝色大斗篷,缩着脖子行走在大街上,或围聚在火盆前烤火,一切仿若中世纪。后来才知道,他们披的所谓斗篷是羊毛手工纺制的,特别御寒。
昭觉是凉山州的前首府,由于六十年代解放后数次被黑彝部落攻破,方才转移到了西康,如今的西昌作为首府。贫困落后,气候恶劣,盘根错节的部落势力依然在这片彝族聚集地显露无遗。
(入乡随俗的我)
一个个身披羊毛毯的男女行走在山头,极像民国时期的侠客,总觉得他们什么时候会从斗篷下抽出短刀拔刀相向。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加上一个竹斗笠,就是彝族武士的标准形象了。不过画像上与红军血盟的小叶丹貌似披毯下是一杆枪。当年小叶丹被国民党军阀联合部落围剿,与红军结盟自保怕也是自保。
(昭觉达洛乡)
我只是一个过客,看不到更多真相,当然看不到真相的我连电视也是看不上的。因为卫星锅盖被邻居借走偷偷卖掉了,后来才知道邻居吸毒。由于山民们缺乏教育和出路,曾经这里毒品泛滥,祸害了无数人,至今毒品和艾滋病依然猖獗。
(长途车上的父子)
(唐糖小君家年猪)
这就是我的大凉山印象,以及对大凉山小王子唐糖小君的印象。
各位不要被这种乡土气息蒙蔽了,其实唐糖同学还是很厉害的,做创意写作教学是一把好手,出书更是一上手就首印百万册,跟北方传媒还达成了战略合作。哪怕这些没什么,至少放弃统领十万族人而决定为了文学做点事,还是很伟大的。
最后,帮唐糖小君打一个广告,近期他在做创意写作课程培训,有意报名的可以结识一下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青年作家,听一听他对创作的看法。反正这十多天相处下来,我是受益匪浅。
有意参加创意写作报名,加唐糖小君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ts/1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