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不是长大,而是遗忘。”初读《小王子》,发现这是一个关于遗忘和寻找的故事,为什么小王子要离开他的玫瑰?为什么他在孤独的旅行之后又要回到自己的星球?因为他学会了:爱是驯服、爱是陪伴、爱是责任,爱需要仪式,因为他在遍历世界之后,找寻到初心的可贵与美好。
小王子遇到的“问题”,也是我们经常面对的考验和垂问。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还记得当初入党时在党旗面前的庄严宣誓吗?那时的简单纯粹、那刻的壮志凌云。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们身上不断发生着或好或坏的故事,它磨平我们的棱角,教会我们成长,也不断动摇着我们的初心。古人言,初心者,矢志一也,不以故渝,不以时移,唯存道尔。或许我们可以学习“小王子”,带着寻找美好的四个秘密,为我们的初心真正保鲜。
用“仪式感”守初心,增添一份感动。“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曾几何时,“仪式感”重新被大家记起,仪式使得某个日子区别于其他日子,某个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守住初心,需要“仪式”的感动。“只有看着国旗在海风中飘展,我才觉着这个岛是有颜色的。”“守岛英雄”王继才,32年,每天坚持升旗仪式,英雄的初心为荒凉枯燥的开山岛增添了一抹红。我们的党员活动更需要“仪式感”,一笔党费、一次组织生活,既是“共产党员”这个第一身份的体现,更是凝聚思想共识、提振精神动力的有力抓手;正确佩戴党徽、牢记“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等等,既是一种提醒,更是一种敬畏。小小的仪式就像那“三点钟的等待”,总能让你感动满满。
用“责任感”担使命,增添一份坚守。“你一旦养了谁,就要永远对他负责任,你要对你的玫瑰负责任。”责任感,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是我们无论身处各行各业,对事业的信心、对党和人民的衷心、昂扬向上的进取心和百折不挠的恒心。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正是这种根植于人民、回报于人民的信念,成为了总书记精神上的“钙”,这份“责任感”铸就了总书记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党员干部应将群众的冷暖共鸣在心里,而不是体现在纸上,党和人民需要的,是能和群众打成一片、鱼水情深的干部,而不是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干部。
用“明辨感”找差距,增添一份动力。“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我们习惯用眼睛看待万事万物,但“明辨之”才能“笃行之”,我们用心能看到九旬翻译家宋书声,焚膏继晷、笔耕不辍,只因“甘为真理付韶光”的坚定初心。“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对照身边典型,先进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才能达到“见贤思齐”的效果。耄耋之年的宋书声,仍然坚持每天癫疯病能治好吗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ts/4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