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识别、参与属于拼团)
提前备考,下半年教资笔试才能得高分!
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笔试预计将于年11月2日进行,通过对历年考题的分析可知,《综合素质》包括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文化素养、阅读理解、写作、逻辑推理、信息技术这几部分,考情稳定。
其中备考难度最大、考查范围最广的当属文化素养,综合近几年考试情况来看,文化素养主要考查关于文化常识、艺术成就、文学常识、历史常识和科技常识等方面的内容。
考查形式也比较固定,都以单选题形式出现,每年考查8-9道。下面就文化素养中的文学常识部分进行详细的说明。
文学常识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近几年,考查中国文学比重相对较大,而中国文学又分为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
接下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中国文学
(一)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考查包括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明清文学等内容,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
1.作品地位
(1)《诗经》的地位,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大量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2)先秦散文,尤其要注意历史散文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尚书》、《春秋》的地位;第二阶段是《左传》、《国语》的地位;第三阶段是《战国策》的地位等。
(3)《孔雀东南飞》,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爱情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壁”。
2.考查人物
(1)初唐时期“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派、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等
(3)“元杂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
这部分内容重点识记包括鲁迅、郭沫若、沈雁冰、巴金、老舍、曹禺、徐志摩等在内的著名文学家的代表作及其作品中人物的对应,在考试中经常出现。
中国古代有一种被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词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这种文学样式的名称是()。
A.诗B.词C.曲D.赋
B。
解析: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故此题选B。
二、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包括古典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儿童文学作品等。其中古典文学和儿童文学作品考查几率较大。
1.古典文学
重点区分哪些故事出自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伊索寓言》,以及文艺复兴时期但丁、拉伯雷、莎士比亚的代表作。
2.儿童文学作品
这部分内容是考试中比较常出现的,大家要区分某一作品的国籍、作者以及故事中主要人物等。尤其是英国的《爱丽丝梦游奇境记》、德国的《格林童话》、法国的《小王子》、丹麦的《安徒生童话》、美国的《绿野仙踪》等。
各国的儿童文学都曾产生过深受儿童和家长欢迎的经典作品。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国小说家圣埃克苏佩里的作品是()。
A.《金银鸟》B.《水孩子》C.《小王子》D.《彼得·潘》
C。
解析:《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
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故此题选C。
总而言之,综合素质试题涵盖范围广,难度适中,试题考察灵活度较大,需要考生注意积累。
以上是对综合素质文化素养部分文学常识进行的考情分析及备考指导,希望能对于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ts/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