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第三天,票房破6亿。
元旦刷屏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你们都看了吗?
它围绕两个抗癌青年及家庭的故事展开,思考了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人生问题。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们有想过没有我的生活吗?”
这句话结结实实戳到了童博士的泪点。
本以为小红花仅仅是献给积极生活的我们,看完电影,再回来看小红花的珍藏版海报,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海报采用了手绘形式,浓郁的油画质感,稳重中又不失俏皮。充分体现了影片治愈的主题——“心如花木,向阳而生”:花是穿透云层的太阳,光线照射出来,洒在主人公身上。生活里的每一朵小红花,都有机会变成生命中的小太阳。
原来,小红花的真正意义在于,告诉我们每个人去学会接纳自己,一边与困难和解,一边与生活死磕。
今天,童博士就从电影《我是一朵小红花》入手,来跟家长们聊一聊如何教会孩子接纳自己,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1
面对失意和挫折,信念是给孩子照亮前行的光
韦一航(易烊千玺饰)是一个二级脑肿瘤患者。
从确诊的那天起,他就失去了生活的欲望,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进的气息。
每天除了睡觉、吃饭、上厕所,人生的乐趣就只剩吃药、复查、玩手机。
他没有朋友,也不想交朋友。
生活的范围就是在安全区内,不想跟世界有过多联系,更不想让生活出现更多牵绊。
?
丧,成了他悄无声息抵抗命运的武器。?
“反正我也活不久;反正人生没希望;反正也看不到未来。”
?
甚至参加「鸡汤大师」的癌症信念讲座,他都保持着自己妥协命运、接受审判、等待死亡的心态,拒绝接受生活中任何鼓励。
鸡汤大师说:尝尽五味,而生无谓。
韦一航反驳:
?
“期待奇迹?我希望的奇迹就是一觉醒来,癌症没有了,可生活,哪有奇迹?”
如果可以,他真想一丧到底。
但是做手术时,他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一片白色的湖,一个穿着白衣的少年,一轮耀眼的光亮……
仿佛那是平行时空中,不用与疾病抗争的自己。
其实人生,不可能全是黑暗,总有一点甜,能让人重新燃起希望。
同是癌症患者的冒失鬼马小远闯进他的生命中。
两个人坐在野生动物园的围墙外,听着里面动物的嘶吼,感受着充满野性的生命,韦一航看着远处连绵的山。
他心底对未来的向往,尽收眼底。
原本,韦一航最大的遗憾,就是心里装着远方,可却哪都去不了。
如何才能好好生活,成了韦一航心里解不开的谜题。
马小远癌症复发去世后,病情稳定的韦一航决定去青海,看看心里那片海,也想触碰一下未知的未来。
徒步走在戈壁滩,他在重新定义人生。
?
“如果失去希望,失去未来,失去爱,我们应该怎么办?”
?
生活不是魔法,我们也没有超能力,我们能做的,就是记住时时刻刻的爱与希望,在未来的世界里,留着回忆。
走进那片海之前,他看到了漫山遍野的羊群以及羊背上的小红花。
一个个跳跃,鲜活的生命,就是希望。
此时,韦一航才幡然醒悟。
癌症,始终是一大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对人生按下暂停键。
可以与疾病和解,但是不能妥协,要用尽全力生活,哪怕只有一天。
信念、精神才是生活中最强的光。
2
人活着都会经历失去,最有力的反击就是认真过好每一分钟
比起癌症患者的绝望,家人的故作坚强也足够让人心疼。
韦一航的爸爸韦江是一个普通科员,为了攒钱,下班后偷偷去开网约车,有胃病也舍不得去做胃镜。
妈妈陶慧是一名财务人员,每天都在菜市场掐菜叶,不得不为了几毛钱斤斤计较。
他们在韦一航面前从未表现过脆弱,直到韦一航突然晕倒复查。
巨大的恐惧席卷了这对父母。
妈妈在堵车的路上遇到了一个抱着健康孩子的乞讨者,直接崩溃。
“你的孩子病了么?他生病了吗?”
“你就不能好好找份工作,养活你的孩子?”
面对儿子的病情,她是心疼,心碎又无奈。
但是发完脾气后,隐忍着拿出了元给了乞讨者,也是真的抱歉。
因为即便是身体健康的人,也有难处和绝望。
在家庭聚餐中,趁着韦一航不在。
奶奶、叔叔、姑姑都在跟爸爸说:
“不要担心钱的问题,我们都可以把房子卖了给孩子看病。”
爸爸终于绷不住了,哭得像个孩子。
这一刻,最让人心疼的,不是病人,而是病人家属。
这座看似能遮风挡雨的靠山,随时会有崩塌的风险。
可是他们不能脆弱。
站在门口的韦一航,走到家人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是感恩,也是抱歉。
所有人都在努力,我凭什么放弃?
?
韦一航曾经因为偷偷挣钱,被爸爸发现后甩了一巴掌。
他跑出去后,爸爸担心又自责。
强装淡定的跟着韦一航,颤抖着拿出药,一瓶一瓶嘱咐他该怎么吃。
结果还是在韦一航喊了一句爸爸后,哭的溃不成军。
爸爸努力擦着眼泪,哽咽着说:
“从你得病后,我听不得死这个字。”
“你难,周围的人更难。”
那一刻,韦一航想,如果我不在了,他们该怎样生活呢?
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戳中童博士的那句话:
“如果我不在了,你们应该怎么过?”
韦一航的父母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他,如果没有战胜病魔,哭过后,我们也能好好生活。
人活着都会经历失去,我们都会害怕,面对害怕最有力的反击,认真过好每一分钟。
3
教会孩子接纳自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每个人的人生,都各有各的不幸。
或许我们的生活中很难遇到电影中的极端情况,但电影之所以能戳人心,是主角的故事能让观众在其身上看到自我投射的倒影。
电影告诉我们,身为父母,我们要教会孩子接纳现状、珍视自我,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小挫折。
最近,一部菲律宾教育短片,爆红网络,短短几天,近20万人点击观看。
故事的主人公,叫诺曼·金恩,一个菲律宾原住民。
小时候,诺曼因深棕色的皮肤,遭别人嘲笑。
“妈妈,为什么我们阿埃塔人,肤色跟泥土一样?所以,他们说我脏吗?”
妈妈托起儿子的脸蛋,肯定地告诉他:
“心不干净的人,才是真的脏。”
简单的一句话,化解了孩子的委屈,坦然接受自己的肤色,也让小诺曼领会到:
追求心灵的纯净,远比外在肤色的深浅,更有价值。
上学后,诺曼衣着朴素,一件衬衫洗得泛白。
一群熊孩子追着诺曼,大声喊道:“旧衣服,旧衣服,穷到没钱买衣服!”
回到家,诺曼低声向母亲提出,想要置办新衣服。
妈妈淡淡地说:
“你想隐瞒我们很穷这件事吗?”
见儿子低头不语,妈妈继续说道:
“谁比较值得敬佩?是轻松过日子的人,还是经历过苦难的人?”
泪水从诺曼眼角,缓缓流出,家里四个孩子,经济困难确是不争的事实。
妈妈的引导,点醒了他:贫穷并不可耻,历经苦难成为更好的人,才是最值得敬佩的。
还有一次,诺曼没忍住诱惑,效仿别人,烫了一个爆炸头。
他觉得,只有这样,同学们才会说我合群,开始注意到我的存在。
刚回家,妈妈认真地问他:
“你真的有必要,为了被别人接受,而改变自我吗?”
接着,母亲握着他的手,意味深长地说:
“只有接受自己,才能走得更长更远。”
因此,在母亲的启发下,诺曼下定决心,全面接纳自己:
无论棕黑的肤色、卷曲的头发,还是贫寒的家境,抑或是阿埃塔民族服饰。
接纳自我,让他抛掉所有顾虑,继而奋发图强,考入了菲律宾国立名校。
他是第一个迈入名校大门的阿埃塔人!
毕业那天,他穿着阿埃塔民族服装——腰间缠绕布带,走上奖台,接受师长授予的学位。
在台上,他用坚毅的目光,发出了自己的宣言:
“我妈教会我,只有接受自己,才能走得更长更远。我是诺曼金恩,我以我是阿埃塔人为荣。”
台下,传来的是同学们阵阵地赞叹:他好酷!
勇于接纳自我的孩子,不会被外界评价所困扰,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无论自己是什么民族,拥有怎样的肤色,内心永远从容坚定的孩子,才能有勇气,去真正接纳这个世界。
所以,教会你的孩子接纳自己,是父母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4
父母做好这三点,让孩子将接纳自己化作进取的力量
每个人,都会面对自身的不完美、别人的质疑。
接纳自我,赋予孩子坦然的心态,从而在人生道路上,轻松前行。
让孩子学会接纳自我,离不开每个父母的正确引导。
那么,家长们应该如何让孩子真正打心底里接纳并认同自我呢?
首先,家长给予充足的爱,无条件接纳孩子。
“菲姐的时尚,只有我能跟得上!”
几年前,王菲女儿李嫣的一段视频,给网友带来不少欢乐。
犹记得李嫣出生时,人们曾为她的先天唇裂,感到担忧:这个女孩,会不会因此自卑?
父母的爱和接纳,让她充分肯定自我、接纳自我,无惧别人的目光,长成活泼可爱的“酷女孩”!
近日,李嫣就读的瑞士贵族学校,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ts/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