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小王子 >> 小王子语录 >> 正文 >> 正文

整本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孩子读不懂

来源:小王子 时间:2025/1/18

有这样一种说法:这个世界上被引用次数最多三个文本,分别是《圣经》、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及今天书果星球阅读指导师要分享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这部童话作品被认为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山鼻祖,因为书中讲述的是一个没有逻辑的、荒诞不经的不能算故事的故事,读这本书一开始会让人有陌生又熟悉的体验。

陌生,是因为它不是我们清醒状态下经常接触的文本规则。熟悉,是因为我们在进入梦乡时的经历也和《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一样没什么道理可言。

01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著名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童话文学的经典之作。

本书讲述了一个普通女孩爱丽丝在梦中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在那里遇到了许多神奇的生物和遭遇各种奇怪的事件。

故事中,爱丽丝遭遇了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她从未被打败过。

尽管她的周围充满了荒诞的情节和怪异的人物,她总是充满活力和乐观。

在这个童话世界中有不同的人物故事,有兔子先生、疯帽子、红桃皇后等等,他们每一个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戏剧性的命运。

但问及六年级孩子这本书的阅读感受时,回复大致都是“不明觉厉”。

至少孩子们意识到了这本书不仅是童话故事那样简单,或者这一阶段的中国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童话故事那么简单。

02

孩子们的确需要这本书,但不是因为喜欢本书而有所收获,反而是需要这本书让孩子们认识一些实实在在的阅读“杀手”。

首先,《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有着独特的想象力,书中的角色和场景都充满了奇妙和荒谬感,比如会说话的兔子、蓝色的毛毛虫、爆炸性格的红心皇后等等,这些形象都极具卡通风格。

但如今的孩子们卡通看得太多了,丰富的视觉画面已然让孩子的想象力习惯“改编”不习惯“原创”,更遑论在一些“经验丰富”的孩子面前,这种童话都显得很幼稚了。

为了让孩子能直接用想象力加工文字去产生第一手的画面感,任何一部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理论上观看顺位都应排在其原著之后。

因为我们不能保证一部改编电影的原著忠实度、改编水平和视觉呈现一定有助于原著小说的阅读。

如果原著需要通过先看改编影视的方式来让一类群体对其产生阅读兴趣,那么这个群体就还没到阅读原著的时候。

其次,作者刘易斯·卡罗尔还通过角色的对话和行为展现出了自己的幽默感和玩笑话,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但我们真的很难看到这些,因为所有小说的精华都存在于它所依托的母语中,就像我们自信其他语言无法翻译出唐诗宋词的信、达、雅。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的幽默也是看译文无法体验的,而这背后更深的原因是我们不甚了解另一种文化,哪怕是“笑点”这种浅层思想都会不太一样。

因此,要说学外语的真正意义,那就是掌握打开另一扇文化之门的钥匙。读外国作品前了解其文化背景并读原版收获更多,毕竟寻求“四大名著”的精华也要看古代白话文版。

最后,本书也富含了深层寓意。故事中爱丽丝不断地遇到各种困境和挑战,但她总能够勇敢地面对并解决,这表现出了一个女孩的勇气和智慧。

此外,在故事的结尾,爱丽丝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梦境中的真实性质,意识到了自我成长和成熟的重要性。这些寓意都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但相比孩子,大人们才更喜欢有意义的事物,特别是能由自己赋予意义。因此一些意象复杂、隐喻不明的文学特别受成人追捧,哪怕它们的定位是儿童文学,比如《小王子》、《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还有这本《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因此,奇怪的现象出现了,这些大人们觉得很棒的书,孩子们读起来却云山雾罩,可当大人打算将给孩子听时才发现自己根本讲不明白这本书,或者只能用没有“灵魂”的方式,千篇一律地灌输一些超过孩子认知与经验的背景资料和人生道理。

如果说这类书籍的目的之一是成为“一生常读”的书,那么让孩子在第一次接触时就以此为目标,并给孩子很大的阅读压力从而让孩子对它们失去兴趣绝对是本末倒置了。

一些需要人生体验才能领悟的书,何不等到了那个时候再去讨论主旨思想。

版权声明:本文为書果星球()原创,部分配图元素来自《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侵删。

更多书单推荐、整本书阅读、亲子教育等干货内容,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yl/13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