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小王子》时,我还在上学,也并没有留下什么感受,对于书中内容也没有过深的记忆,只记住了那个B星球,还有那支玫瑰。后来得知《小王子》被改编成电影版,再看一遍,心中被激起层层涟漪。
《小王子》是法国OnEntertainment年出品的奇幻动画电影,由马克·奥斯本执导,该片改编自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创作的同名文学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妈妈在都市里相依为命,望女成凤的妈妈期望她考进一所精英学校,小女孩则在妈妈的规划下努力学习着。然而她们搬到新家后,住在隔壁的老人投出的纸飞机引起了小女孩的好奇。
老人的行为有些古怪,从前他曾是一位飞行员。小女孩慢慢和这位老人成为了好朋友,在他的讲述中,得知年轻时的他在沙漠中迫降并遇到了很不可思议的小男孩——小王子。不久老人病倒了,为帮他实现再见到小王子的愿望,小女孩驾驶着飞机去寻找小王子,开始了一段充满未知与感动的冒险。
你所谓的“为我好”只不过是一种操控
故事中小女孩的未来似乎早被妈妈注定和规划,即使生日礼物也是按照表格走的,找不到些许的惊奇之感。母亲带着她去参加一所很棒学校的面试,站在台上的小女孩十分紧张,脑海中一直都在重复着妈妈告诉她的几个问题。
面试前期似乎进展的很顺利,仿佛一切都在妈妈的掌握之中,但是面试官问小女孩的最后一个问题:“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小女孩的回答是妈妈给她准备好问题的答案,不过很显然,面试官最后这个简单的问题,被妈妈提前帮忙准备的“标准答案”桎梏住了……
01、你是不是正在被“为你好”的说辞所“操控”
也许你会经常听到有人对你说这是为你好,他们可能是父母、爷爷奶奶、老师或者那些经验老到的人,他们以这是为你好为由,安排着你的生活,导演着你的人生,但是又有谁考虑过,这些所谓的“为你好”到底是不是孩子所接纳和喜爱的?
让我们来理性地拆解一下这些“为我好”,往好听了说,就是希望我们按照他们的剧本去演绎自己的人生,往难听了说,就是把我们当做木偶一般,去“操控”我们的人生。
02、尊重孩子的父母,更容易与孩子成为朋友
故事的最后,小女孩的母亲很感谢飞行员,她陪着小女孩一起去看星星,母女关系变好之后的镜头,也与电影开始母女之间的相处模式,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只是因为母亲学会了理解孩子,也更加懂得尊重孩子。其实母亲一直很爱小女孩,只是一开始,她爱的太过用力,以至于那种方式并不被人认可,因为飞行员,她改变了爱小女孩的方式,母女两个人也因此更加亲近。
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帮助孩子更好地安排生活,无疑是父母对孩子本能的保护表现,但如果不尊重孩子的自己的意愿,越俎代庖作各种人生决定,相信会得到更多适得其反的结果。家长以为孩子应该成为他们以为的样子,而孩子偏偏不是他们主观期望的样子,这种期望与被期望的落差,最后只会由家长和孩子之间越来越大的隔阂来“买单”。
小王子和这支高傲的玫瑰,正是我们所憧憬的爱情
在B那个只比小王子大一点的星球上,玫瑰是小王子唯一的陪伴者,虽然她孤傲,对小王子也过于依赖,但她却在这里默默地陪伴着小王子。小王子每天都会帮玫瑰浇水,还给它套上了玻璃罩。他非常爱玫瑰,但玫瑰的各种要求和做法,却慢慢令小王子感到很痛苦。终于有一天,小王子选择离开了这个星球,玫瑰没有挽留。
01、两个人共同的经历,使彼此成为了对方的“唯一”
很显然,他们之间是有着真挚爱情的,但是双方碍于一些性格原因,无法真正理解对方的心意。因为小王子在别的星球期间,去了很多其他地方,但心里还是一直爱着B星球上的玫瑰。直到他来到了地球,看到了无数朵跟他的玫瑰长得一样的玫瑰,那时的他迷茫,后来小狐狸告诉小王子:“你的玫瑰是唯一的,因为你为她浇过水”!
没错,是因为只有当你经历的多了,看到的人多了,才会知道:或许全世界相似的人有很多,但是两个人之间的共同经历,却可以在这段关系中,成为彼此的“唯一”。
02、看不见、摸不着的爱,在你眼中是怎样的?
小王子和玫瑰的故事,其实就是《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以他自己和他妻子康苏罗的故事作为原型改编的。两个人结婚后,因为彼此之间性格上出现差异,导致两个人的矛盾冲突日益增多,还曾一度陷入婚姻危机。
其实,我觉得,对于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爱”,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可能有的人认为,爱就是需要对方和依赖对方,正如《小王子》中那支高傲的玫瑰,但其实爱远不止如此。
03、真正的爱,是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美国心理学家盖瑞·查普曼,在他的著作《爱的五种语言》中曾提到过,爱需要五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肯定的语言、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和身体的接触。
其实几方面内容也不难理解,我们仔细总结下来,就可以归为一句话:“爱是一种成全,对彼此的成全。”成全,不只是顺从和包容,更多的还有把真实的自己呈现给对方,而不是你想给别人看到的美好一面,这其中也包括生活中的小脾气和坏习惯,因为你就是你,他爱的就是你,而不是因为你的某一面!毕竟:“真正的爱,是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可怕的不是成长,而是遗忘,毕竟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这是很多人看完《小王子》后都有所感悟的。
01、每个小孩都会长大,每个大人都曾是渴望世界的孩子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世界,每天也都打理着属于自己的小星球,会有自己觉得需要的东西,也有自己觉得危险的东西;每个人的世界都住着一支高傲的玫瑰,每天小心翼翼守护;每个人的世界也都会有一颗猴面包树,不及时清理,可能就会撑满整个星球,因而把自己的小星球给摧毁掉;每个人也会厌倦自己的世界,想要出去走走。
02、愿你童心未泯,身若少年
被改编成电影后,故事主线中的小女孩,就是有着“上帝视角”的我们,小姑娘最后想要帮助飞行员爷爷找到小王子,此时的小王子已经长大成人,他在商人手下机械地工作着,最后也成功被小女孩唤醒,找回最初的自己,回到了自己星球,见到了他心中的玫瑰。
《小王子》,被定义为童话,却绝不仅仅属于小孩子。这部童话,用干净透明的语言,简单的故事,给我们讲了很多深刻的哲理,既表达了爱和美,同时还揭露了应试教育的弊端,揭露了人性的贪婪,每个年龄段看都会有不同的思考,也会得出不同的见解。
结语
小时候的我们,总有一些天马行空的幻想,但长大以后,我们又何曾想起孩童时代的幻想呢?也许很多人最后都会活成自己不喜欢的样子吧,但我想也不全然如此,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守住自己的那份童真,牢记当时的梦想,就会活得比想象中的更出彩,更优秀!
我是阿丹,希望用有温度的文字,来记录我感受到的人间烟火。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zz/1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