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儿小公子:#爱书分享#系列
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滋生出了许许多多的衍生物。比如以前我们看书都是看的纸质书,现在各种看书软件层出不穷,只要“手机在手,天下我有。”
作为90后的我,学生时代最爱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言情小说。初中的时候看的大部分都是描写高中甜甜的恋爱的小说,高中看的大部分都是描写大学甜甜的恋爱的小说,后来看的都是一些古代的或者穿越类型的。
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这些小说里的爱情很美好,也许这也是我很难找到男朋友的原因之一吧。小说里的爱情总是那么美好,小说里主人公的生活也总是那么多姿多彩,充满传奇。
现在想想,我以前看小说最主要原因是想逃离现实生活。上初中时,觉得初中的学习生活太辛苦,期盼着这样的生活赶快过完。于是开始看高中生活类的言情小说,边看边幻想自己未来的高中生活。有了这些小说的陪伴,原本觉得很苦的初中生活一下子仿佛也就好多了。
跟大家分享下我以前最爱的几部描写高中生活的小说:
《天使街23号》、《恶魔的法则》、《第13次我爱你》、《恶魔之吻》、《麻雀要革命》、《G小调进行曲》等等。
我初中时的收藏——《恶魔的法则》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收藏自己喜欢的书的人,以前没钱,只能想尽办法存钱,从众多喜欢的里面,挑选几本最爱的买下来,后来长大了,书店里早已没有了这些书,所以我到现在还没收集齐。
我的收藏之——《第13次我爱你》后来上了高中,发现高中生活跟小说描写的一点儿都不一样,因为之前看小说时,自己内心里知道,现实终归是现实,肯定不会像小说里那么美好的,所以也没抱期望,也谈不上失望。
高中时候,又看了很多描写大学生活的小说,于是又接着幻想大学生活是多么多姿多彩,引人遐想。越看这些小说吧,越想赶快考上大学,不知不觉,连学习都变得轻松了,高中生活一晃而过。
原本想给大家分享一些我高中喜欢的小说的,但是由于是手机上看的,当时也没买纸质书收藏,现在实在想不起来了,等以后想起来再跟大家分享。
大学直到毕业开始工作以后,我就偏爱古言情,或者穿越类的小说。特别是工作压力过大的时候,偶尔睡觉前会想:要是能像小说主人公一样穿越就好了,要是在古代我肯定能过得比现在好。
但也只是偶尔想穿越去古代,转头一想到古代没电,没网,没手机电脑,我就果断放弃了。现在的社会对女性这么友好,去了古代可享受不了这种待遇,而且古代治安也不好。我经常这样劝自己。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些新闻,有一些女生看多了穿越小说,于是模仿书中情节投井搞穿越,结果身亡了。我以为大家看完小说最多就是像我一样偶尔想想,没想到竟然还真有人付诸行动。这样的行为大家可不要学。
现在给大家推荐几部我最喜欢的穿越小说:
《卿本惊华》、《纨绔世子妃》、《盛世嫡妃》等等,这几部都是我个人最爱,已经买下来收藏了的。
现在很多家长反对孩子们看一些网络小说,认为网络小说只会耽误孩子学习,甚至有的家长极端地认为网络小说会向孩子传递一些不好的观念。于是孩子们为了看小说跟家长斗智斗勇。不能光明正大地看,那就悄悄地看,甚至为了看小说欺瞒家长。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家长们完全没必要如此紧张,或者这么激烈地反对。作为学生来说,花太多时间看网络小说确实会对学习有反面影响,但是只要把握好一个“度”,我认为反而会有积极的影响,关键在于你如何去驾驭它。
不管是学生还是已经参加工作的成人,看网络小说也好,看其他类的书也罢,一定得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无论什么书,看完后盲目地相信书里写的所有内容,不加以思考和科学的消化,最终都不会有好处。特别像前文提到的,看完穿越小说,直接就投井穿越,实在是非常不可取。
当然我不只是一味的就看这一类言情小说,每个人都应该拓宽自己的眼界,吸收各样文化和知识,总是看一类书其实是容易让人眼界变窄,甚至脑子变笨的。所以大家看书也应该尽可能多地丰富自己看书的种类。学生时代我也很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小王子》等书。历史类的书是我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睡前读物,比如《大清十二帝》、《万历十五年》等。
我最近的最爱——《月亮与六便士》最后给大家强烈推荐一本我最近最爱的书——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它讲述了一个“艺术家都是疯子”的故事,写一个40岁才开始学习绘画的英国股票经纪人,为了自己的绘画梦想,他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就像中邪一样只身前往巴黎追求绘画梦想。在经历了一系列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了文明的世界,来到了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了灵魂的归宿和适合自己创作的氛围。
在岛上他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最后却不幸染上了麻风病,双目失明。染病后他在自己居住的简陋的房屋墙壁上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是在临死前却嘱咐妻子在他死后烧毁那间屋子。最后那伟大的作品被付之一炬。主人公全身心投入到画画中,不为画画卖钱,飞黄腾达,名垂青史,只为自己高兴,就像被附体一样。
本书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看完这本小说后的我沉默了好一会儿,震撼于主人公为了梦想能全情投入到这种地步,不畏任何阻拦,寻找自己的心灵家园,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月亮”是远大理想的象征,“六便士”则是现实生活的象征,当两者发生冲突时,你是会选“月亮”还是选“六便士”呢?
用一句话总结本书的主人公:“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起头,看见了月亮。”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zz/12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