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出版社;哈利·波特;翻译;罗琳;编辑
王瑞琴,人民文学出版社王瑞琴工作室负责人
本文刊于《中国出版史研究》年第3期
大家好,我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王瑞琴,也是“哈利·波特”的策划编辑和责任编辑。今天我社策划部给我的命题是“我与哈利·波特二十年”,实际上应该说“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哈利·波特二十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民文学出版社是国内最先引进“哈利·波特”的,从第一部的引进、出版到现在已过了二十年。这二十年里,这套书做出了很大成绩,很多哈迷通过“哈利·波特”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我也很荣幸从一开始就是“哈利·波特”的责任编辑,直到现在。
HarryPotter
先跟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之前疫情时期很多人都在家里猫着,而且越猫越烦,实际上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读书的好时机,特别是家长们可以跟孩子们一块儿读读“哈利·波特”。如果你读不下别的书,“哈利·波特”绝对能读下去。比如我在家里,我的两个孙子整天闹,但是一读“哈利·波特”,他们就安静下来了。
现在我们进入主题。
“哈利·波特”引入中国二十年,一直畅销不衰,这是因为它有感人的故事、丰富的想象力、各种性格的人物、幽默的语言,从头至尾充满着爱和友谊的正能量。从年开始引进到今年正好是二十年,如果没有这次疫情,我们从春节以后就会开始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不过没有关系,疫情期间我们出书也不耽误,因为我们现在很多书都已经发稿,在印厂印制中,正月十五以后工人们都上班了就会加紧印制。比如,大家可能拿到了“哈利·波特”系列英汉对照版的“哈一”至“哈四”,而“哈五”英汉对照版马上就要印制。
还有二十本的原创封面多卷本。为了纪念“哈利·波特”二十年我们策划了多卷本,邀请本土画家画了封面,非常非常精彩,外方对我们的评价也非常棒。我也希望大家喜欢,因为这套书更适合小朋友看,小朋友拿着更方便,把七卷的大厚书拆成二十本应该更适合孩子们看。我们马上还要推出的是四本电影角色书,主角是“铁三角”哈利、罗恩、赫敏,再加上邓布利多。这套书的内容也是英汉对照,如果你是初学英语的人,比如你上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这本书应该适合你,因为它是英汉对照版。这套书马上就要印制,我们打算在6月份上市,值得期待。
既然说我与“哈利·波特”或者说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哈利·波特”的二十年,我就要跟大家梳理一下。因为有许多八零后的哈迷是跟着我们一直到现在,已经是四十来岁的人;但还有一些是新的“哈利·波特”迷,甚至还有更小的,七八岁的哈迷,他们不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如何引进的“哈利·波特”,为什么这么畅销,我今天就跟大家梳理一下。年,我们开始跟外方谈“哈利·波特”的版权,经过半年,在跟国内七八家出版社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我们于年拿到了版权。4月份,我们正式签约,收到前三册的样书。当时“哈四”还没有出版,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已经在国外出版,引起轰动,这时候我们先引进了这三本书。
拿到样书后,我们找到三个译者,当时觉得罗琳是一位女性作者,我们就找了三位女翻译家:第一本请的是曹苏玲老师,70岁左右,是很有经验的老编辑,另外还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第二本请的是马爱农的妹妹马爱新;第三本请的是外交家郑须弥。这三本由曹苏玲老师奠定了翻译的基础。我们拿到这套书的时候看了原文,给我的感觉是,儿童文学竟然能够这么写——大量的魔法和咒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还很幽默,里边的人物也非常多。这时候我们需要制订一个翻译方案,如何从第一册到第七册翻译这些术语。当时曹苏玲老师特别着急,因为她是第一本,我们就初步定了一下。当然我现在也承认,任何一个翻译家,包括我们的编辑,如果没有看完全七册,有可能第一册翻译出来的人名、地名、用具跟以后故事的发展有出入,特别我们是中国人,有一个语言的限制,因为“哈利·波特”中有很多内容是有出处的,可能出自希腊罗马神话,可能出自古埃及神话,很可能我们翻译得不够准确或者有缺陷,但到后来我们也都有了修订,这是后话了。我们拿到前三册,快马加鞭,当时决定10月份出版,9月份我们就出了中文样书。没有想到轰动这么大,因为拿到版权以后很多媒体对我们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zz/13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