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
永不褪色
————经典导读优秀摘抄作品集锦
经典导读读书感想征集活动总结
阅读
生活
六月中旬的北京热的像蒸炉一般,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陆游的《苦热》,“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然而在这炎炎夏日里,同学们品读经典的热情却依旧不减。一周已过,大家已经在五个不同的精神世界里游历过了,相信那一页页散着墨香的书卷一定激起了同学们内心浩瀚的波澜。这两天,同学们的读后感如雪花般纷纷飘进我们的邮箱,我们认真的看完了每一篇,也感受到了同学们对经典文学真挚的热爱。那么就让我们欣赏一下同学们的精彩作品。
品
读
关于成长--《小王子》有感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颗小星球,他们自己是自己的主宰。
你是否也像小王子那样对一朵玫瑰心动,你是否也像他那样相信世间的善良,当你也鼓起勇气走出自己的小星球,经历着喜悲便是成长。时间带给你的残忍不只是伤痛,还有遗忘。
小说叙述者是个飞行员,他在故事一开始告诉读者,他在大人世界找不到一个说话投机的人,因为大人都太讲实际了。接着,飞行员讲了六年前他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见小王子故事。神秘的小王子来自另一个星球,飞行员讲了小王子和他的玫瑰的故事,小王子为什么离开自己的星球,在抵达地球之前,他又访问过哪些星球。他转述了小王子对六个星球的历险,他遇见了国王、爱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地理学家、蛇、三枚花瓣的沙漠花、玫瑰园、扳道工、商贩、狐狸以及我们的叙述者飞行员本人。飞行员和小王子在沙漠中共同拥有过一段极为珍贵的友谊,当小王子离开地球时,飞行员非常悲伤。他一直非常怀念他们共度的时光,他为纪念小王子写了这部小说。
电影中故事的最后,小女孩为了实现飞行员的愿望,登上飞机开始了寻找小王子的神奇之旅,她与布偶狐狸来到了一个只有麻木工作的大人的星球上,他找到了变成大人之后的小王子,那个不再童真、不再勇敢、不再记得曾经的美好的小王子。在小女孩的坚持下,他唤醒了小王子的记忆并带他回到自己的星球上,见到了枯萎的玫瑰,也变回了最初的小王子。
电影故事的结尾令我感触颇深,时间最残忍的不是在成长中带给你的伤痛而是遗忘。孩子的世界最为纯真与坚定,儿时的我们会因为一件小事执着地或者倔强地坚持,看看现在我们的样子,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目标与理想,迷茫的漂流在人潮拥挤的城市中,眼中黯然无光。我们的棱角,那些充斥着勇气与纯真的棱角早已被岁月冲刷,我们长大了,遗忘了最初的自己,在这个现实功利的世界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变成自己原本最讨厌的样子。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想一想前进的方向。我们也努力地坚持着自以为正确的方向,却不曾记起自己最初的模样。
“用心去看才能看清楚,用眼睛是看不见本质的东西的。”
闭上眼睛,放慢脚步,生活不只是利益的交换,还有纯真的自己!
城规15-2班王晓芳
如同作者所说用心才能看清,我们也要闭上眼睛,放慢脚步,寻找自己的小王子。
”我读《西方美学史》
人类历史,步步前行,沧海桑田兜兜转转也不过一年与一年。美之一字,于追寻者而言实在超脱了时间的枷锁,渐入永恒之境。适逢读了一两节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便就说一说于美之一字,增加的一二分认识。
一部美学史自然不单一的只是纯粹美学理论的历史,自然也还是人类心灵自我展现的历史,犹如我们对于“美”的认识,相当程度上蕴藏了我们的思想境界和追求、品格。于此一书中,我所感受到的是各个时代人类精神脉搏的跳动,是学者所说的精神还乡的历程,于此,我便看到了东西方文明的相似与不同。远古之初,西方人精神发展实在与我们东方人有其相似之处,艺术活动亦是与神明有着八九分关系,固然表现形式不同,古希腊的神话、史诗、悲剧和喜剧,中国却是对神的膜拜和占卜,西方有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中国亦然。反思过去,我不曾了解过美学,遑论美学史,这当真是知识欠缺,眼光短浅所致了。
个人读书,便有了自成一派的风格。与我而言美学史书,单凭一纸目录便收获颇丰。古典主义美学(古希腊时代)的“美在物体的形式”说;新柏拉图主义(古罗马)和法国理性主义的美学思想;英国十八世纪的经验主义美学;法国启蒙时代的美学;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一则时间跨度之长,二则地域盖度之广都令人啧舌时暗暗点头,美学史当该如此。细读朱光潜先生所书,并非把美学史上种种流派视为孤立于社会之外的纯思想材料予以介绍。倒反是把其放在特定时代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尤其是阶级根源上来分析,与此同时扼要地说明种种美学思想于历史上的承续关系。既见出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美学家在形式美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论点及其千差万别的侧重面,又见出形式美的思想在美学史上的一个衍化的过程。这种“史”与“论”的结合,想来可以说是《西方美学史》的显著特色了。
朱先生于本书最后一章谈到编写时的立意说:"我们只就每个时代中挑选几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对每个代表人物也只约略介绍他的主要论点,挂一漏万是势所难免的。挑选的标准是他们要确实能代表当代的主要思潮而且可以说明历史发展线索。"于此相似的,我们读来自然又会与美学史减损几分,故而且原谅我以个人口吻来谈《西方美学史》了。
风园15-4张静波
朱先生对美的解释透彻清晰,作者对美也有了新的理解与心得,妙哉妙哉!
”你只是一枝我爱的花
——读《小王子》有感
这是一本高中读的童话,那时刚好喜欢一位学长,闺蜜说“你看看小王子吧。”那时春心漾漾,草草看了几眼,无非是感叹童真逝失、故作老成地走入了成人世界。时至今日,再拿起这本书,骤然发现,那时,她让我看的是小王子般的爱情。
曾以为自己不可一世,拥有着一座星球,还有着一朵世上独一无二的花。大抵因了你的美,细心呵护着你,给你浇水、替你挡风、为你防虫,一意地认为爱着你,你也爱着我——因为你会对我芬芳。我听你的话,出去走走吧。
见到狐狸之前,阅人数数,却也敌不住它的“妖孽”。它说“对我来说,你现在仍然只是个小男孩,和其他成千上万的小男孩没什么两样,我不需要你。就你而言,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不过是一直普通的狐狸,和其他狐狸也没什么两样。可是你驯服了我,我们就彼此需要对方了,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就是彼此的唯一......”只是不是很懂,为什么要驯服了,方可需要彼此,我很需要你,你何时驯服的我。
辗转几番,来到梦中的世界,很美,只有我和玫瑰,却又不太一样,玫瑰很多,怎么也找不到你,茫然地看着满园玫瑰,感觉自己无处安放。我猜定是我对你付出太多,放不下的是你的独一无二,你的独一无二源于我对你的殷殷心意。于是我尝试着,我每天给园子中的类似你的生物浇水,告诉自己,我对她们也是殷殷付出。几个月过去了,她们笑意满满、芬芳万里,却不敌你一句“啊呀,虫要咬到我了”。园子里的玫瑰说“我想应当有六七个人在几年前我见过他们,但谁也不知道去哪里可以找到他们,风把他们吹走了,他们是没有根的,只是他们生活很艰难。”我怔怔地,或许小狐狸说的是对的,你曾经驯服了我。有些东西是不能给予每一个人的,强说喜欢,对所有人都一样喜欢便是不喜欢了。于是,觉得,该回去看看了,和几年前的那六七个人一样,被风吹走了。
“本以为自己很富有,拥有一朵世上独一无二的花,原来我只拥有一朵普通的玫瑰,加上三座齐膝高的火山,而且其中一座也许永远不会苏醒......仅有这些,我不会成为一位伟大的王子......”
听了你的话,我出去看看,回来发现,我却不是我了。
园林16-5胡钧舒
作者对小王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坚守自我,不让自己颠沛在流离之中,是我们心中小王子不变的信仰
”读《悲惨世界》有感
《悲惨世界》读后感上帝欲叫人灭亡,先叫人疯狂。这是出自卡夫卡的一句话,我觉得现实就是这样,正如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偷了一块面包给外甥,竟然被判了十九年的刑,现实把我们的信心就这样碾碎了。
出狱后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其他人的歧视,然而现实逼迫他旧态复萌,他偷了主教一个烛台,主教却没有怪罪他,反而送他另外一个烛台。在善良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让洗心革面,变得乐于助人。这段也正如作家雨果所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收留珂赛特做养女,冉阿让身上体现了人道主义,同时反映那个时代的悲哀,是下层人民的苦难的缩影,这些源自法律习俗的压迫。世界不是完全的,不是绝对的,就像小说中的德纳第夫妇,这对夫妇对珂赛特百般欺压,还将珂赛特母亲寄来的东西给自己的女儿,最后沦为丐帮帮主,是典型的自私自利的小人物。
珂赛特的母亲芳汀,是冉阿让工厂里的女工,怀下珂赛特却被男友抛弃,为了珂赛特的生活,变卖首饰,甚至牺牲灵肉也要把珂赛特养大,芳汀对女儿深深的爱可以让人潸然泪下。沙威穷其一生追捕冉阿让,却发现冉阿让很善良,于是他无法面对多年坚持的信念,选择了跳河。也许有时候,我们就像小说中的人物,但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打开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世态炎凉,人们或许变得丑陋贪婪,也许乱世出英雄,这样的背景下诞生恩佐拉革命青年的领袖,风度翩翩,在策动的起事中壮烈身亡。不管怎样这世上还是有正义存在。为正义而亡,也算死得其所。我觉得主教也是一个人道主义形象,把冉阿让引入正途,让人深刻体会到仁爱的力量是无坚不摧的,能感化所有冰冷麻木的心,这也是小说一大亮点所在。
读完这本书,不禁为人物的品质感动,他让我领悟到:原来在那样一个黑暗和冷酷的世界里也有光明和温暖啊!我不能忘却那些为革命燃烧的鲜血:当革命的起义者安灼拉发现了黑暗F的忠实走狗沙威,让冉阿让杀掉他时,冉阿让却为他松了绑,放走了他。令我疑惑不解的是,沙威的追踪使冉阿让东躲西藏,惶惶终日,他为什么不借此机会除掉这个罪大恶极的人呢?
谜底在剧终揭开:沙威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认识到那个黑白颠倒的社会,那个冷漠绝望的世界,并不是他所维护和爱怜的,在善与恶的冲击下孤独而又绝望的跳江自杀,我才明白,他是在通过自己的博爱、宽容及其崇高灵魂以及众生之下卑微的存在,重新唤回生活在那个悲惨世界里的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他坚信,这会开启一个美好而又光明的新纪元。
也许我们很难改变别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的心中拥有一片光明,用善和爱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心灵去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这个世界就会充满爱的阳光。
园林谢沁颖
作者为书中人物感同身受,明白了人生的道理,我们也应该多去品读经典,阅读生活之韵味。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长的是苦难,短的是人生。
“人生苦短”这个词反反复复的被我们叨念了多少回,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其中的意思。人生短么?有那么多帝王将相或无名小卒历经过人生漫长的辛酸和苦难。人生长么?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初读这书,对全书最大的感慨是孙少平的经历——书的开头,孙少平是个连“丙”菜都吃不起的穷困的农村学生;书的结尾,孙少平是个身有残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一直都在努力奋斗,最后却落得个恋人出事故牺牲,自己出事故残疾的下场,还或许一辈子都得在那黑不溜秋的煤矿里生活了。从头至尾,孙少平都没有能够脱离所谓的“社会底层”。可是我依然对他充满敬佩,因为他的生活平凡但不平庸。“男子汉主要应该是一种内在的品质,而不是靠化装和表演就能显示的。一种真正美好的感情,像酒一样,在坛子里藏的越长,味道也许更醇美。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书中最让我动容的,莫过于少平无论处于多么悲惨的境地,都不忘读书。“他从被子旁把黄提包打开,将新买来的衣服放进去。这时候,他才发现了提包里那本《牛虻》——半个月来他已经忘记了从贾老师那里借来的这本书;甚至也忘了他自己是个识字人呢!好,雨天不出工,他现在正好能看这本书了。他内心立刻感到一种颤栗般得激动!他很快倒在自己的一堆烂被子里,匆忙地打开了那本书,竟忍不住念出了声:‘亚瑟坐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正在翻查一大堆讲道的文稿……’”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多么令人动容的画面啊!肮脏、凌乱的窑洞和朗朗而读的孙少平。这一刻,再美丽的风景画在这一幕面前,或许都该羞愧了。
但书中的这些故事,本质还是平凡的,没有一个波澜壮阔,平凡到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比如田晓霞和孙少平经历了那么多困苦挫折,似乎最后终于可以在一起了,晓霞却为了救人被掠去了生命;郝红梅没有和青梅竹马的顾养民在一起,误跌误撞的最后和田润生在一起,而这之前,她已经是一个寡妇了;田润叶没有和她喜欢的少安哥哥在一起,最后和断了腿了李向前在一起,即使这之前,当向前还完美的时候,她的确很讨厌他有时候命运就是这样的不公与戏谑,未来谁都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当初爱过的人不知道最后现在和谁在一起,现在陪你一起喝醉的人当初从没想到会是他。所以要好好珍惜,珍惜你曾经走过的每一段时光,因为后来你总会回忆,回忆那些曾经的遗失与美好。
在这大好青春时光,我们都是孙少平,年少轻狂的我们骨子里都有着少平的执着,可最后又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
长的是苦难,短的是人生。愿每一个平凡之人,心中都有一团英雄之火。
园林沈子晗
平凡的世界下是不平凡的人生,我们也应该找到自己的不平凡,并为之努力
”《红楼梦》、《悲惨世界》、《西方美学史》、《小王子》、《平凡的世界》,五本经典名著,五座明亮的灯塔,它们将成为我们大学生活迷茫时最温暖的指引。经典导读摘抄及读书感想征集活动将告一段落,但那些优美的方块字在我们心中激起的波澜又岂是一时可以平复的?希望大家在这个碎片化、电子化的时代,依然能够守护住心中对阅读的那份热爱。捧起一本书,沉淀到另一个世界,寻找内心真实的自己。如此,才能拥有深沉的思想,享受充盈人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zz/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