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使人接近世界
KEEPREADING
人总得有点读书的情怀,
试着把自己放逐在一本书中,
去度过一段独处的时光,
读书是日月中最好的消磨时间的方式。
去读一本好书吧,
你必须做到内心丰富,
才能摆脱生活表面的相似。
01
《苏菲的世界》
作者:乔斯坦·贾德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的明信片、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精彩句子赏析
1、这正是哲学家们之所以与众不同的地方。哲学家从来不会过分习惯这个世界。对于他或她而言,这个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复杂难解、神秘莫测。这是哲学家与小孩子共同具有的一种重要能力。你可以说,哲学家终其一生都像个孩子一般敏感。
2、但我们生命中的意义必须由我们自己来创造,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创造自己的生命。
3、事实上,我们就是那只被人从帽子里拉出来的小白兔。我们与小白兔之间唯一的不同是:小白兔并不明白它本身参与了一场魔术表演。我们则相反。我们觉得自己是某种神秘事物的一部分,我们想了解其中的奥秘。
02
《看见》
作者:柴静
《看见》是记者柴静所撰的长篇自传集,记录了十年间重大的公共事件,如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药家鑫事件等的记录,更有柴静个人的精神成长历程。
对于大部分只能从媒体中获取新闻的普通人来说,《看见》让他们看见了新闻“另一个版本的故事”。《看见》里,可以看见作为记者的作者柴静的个人感情,也让人看见了做新闻的另一种人性方式。
精彩句子赏析
1、有些笑容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
2、妹妹在黯淡的路灯下看着我。去病房前我俩谈起过父母,我问她:“你觉得我应该去病房吗?”她说:“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选择不去的权利。”
3、他沉默了一下说:“回忆太痛苦了。”“是,”我说,“但痛苦也是一种清洗,是对牺牲的人的告慰。”
4、张洁总担心善良的人做不了刚性调查,但身边这些人让我觉得,其实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刚性。善良的人做“对抗性”采访,不会跃跃欲试地好斗,但当他决定看护真相的时候,是绝不撤步的对峙。
03
《局外人》
作者:阿尔贝·加缪
《局外人》以一种客观记录式的“零度风格”,粗线条地描述了主人公莫尔索在荒谬的世界中经历的种种荒谬的事,以及自身的荒诞体验。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偶然成了杀人犯,再到被判处死刑,莫尔索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冷漠的理性着而又非理性的存在着,他像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存在,又像是一个血红色的灯塔,具有高度的警示性。
精彩句子赏析
1、一个人只要学会了回忆,就再不会孤独,哪怕只在世上生活一日,你也能毫无困难地凭回忆在囚牢中独处百年。
2、不被爱只是不走运,而不会爱是种不幸。
3、我们活在社会,必须接受传统的价值观,如感情、爱情、事业、金钱等等。我们不能不遵守约定的风俗习惯,譬如母亲下葬时要恸哭,娶一个女人时候要说“我爱你”,在法庭上为自己辩解。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背离这一切,那么无疑就成为社会这个“局”外面的人,最终被社会抛弃。
04
《云雀叫了一整天》
作者:木心
该书由第一辑(诗歌)与第二辑(短句)组成,收入了木心的《火车中的情诗》《女优的肖像》《伏尔加》等一百余首诗篇,逾百行木心式的精彩箴言。
精彩句子赏析
《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1、冰是睡熟了的水
2、给我的自由愈多,我用的自由愈少
3、新买来的家具,像是客人
4、街角的寒风比野地的寒风尤为悲凉
5、老于世故,不就是成熟
6、其实孤独感是一种快感
7、唐诗下酒,宋词伴茶
8、爱孩子,尤爱孩子气的成人
9、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05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如何阅读一本书》主要论述指导如何通过阅读增进理解力。它将阅读分做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除了介绍四个层次的阅读方法外,作者也介绍了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包括实用型的书、想象文学、故事、戏剧与诗、历史书、科学与数学、哲学书、社会科学等。
在书本的最后一章,作者指出了阅读与心智成长之间的关系。“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其他推荐
克里斯多福·孟丨《亲密关系》
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我们都曾经历过痛苦、恐惧,也体验过狂喜与极乐,我们渴望建立永恒真挚的亲密关系,却又害怕再度受伤。
余华丨《活着》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
哈珀·李丨《杀死一只知更鸟》
这本书通过斯库特的精神成长历程抨击了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深刻揭露美国社会存在的严重的种族迫害和种族歧视,反映美国黑人的艰难辛酸生活,探索作为一个“人”的黑人的生存意义,努力呼唤黑人民族文化意识包括女性意识的觉醒。
巴金丨《随想录》
巴金直面“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下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丨《小王子》
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
尤瓦尔·赫拉利丨《人类简史》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以演化生物学的角度介绍了人类的历史。赫拉利认为生物学限定了人类活动的极限,而文化则塑造了在极限以内所发生的事情,历史学科则是对文化变迁的记录。
-END-
图
网络
文
杨子唯、网络
执行
杨子唯
主编
毛晗
编辑
赵颖
编审
仁旦旺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zz/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