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林十九·主播
简宁
十点读书邀约作者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结婚三年,恋爱甜蜜的热度早已过去,没有了令人心动的牵手、拥抱和亲吻;
结婚五年,什么、情人节全部隐形,一次次期待变成一次次失望;
结婚十年,甚至忘记了彼此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白天是夫妻,晚上像邻居……
如果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么没有仪式感,就是刽子手。
婚姻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它需要一点仪式感,进行长期“保鲜”。
没有仪式感的婚姻,难长久
朋友圈里有这样一对夫妻:
婚前,男生为了讨女生喜欢,每次见面都会送上一只玫瑰,搞些小浪漫。
婚后,男生只顾着工作,生日、情人节,随便发个红包了事。
结婚纪念日,女生买了鲜花,做了精致的晚餐,还化了美美的妆,穿了新裙子。
可等来的只有男生冷冰冰的“我晚上和同事聚餐,晚点回来。”
男生对仪式感的忽视,一点点谋杀了他们的婚姻。
正如一位美国作家所说:
“婚姻的成功取决于两个人,而一个人就可以使它失败。”
生活本就枯燥,若再省去仪式感,婚姻只能是一座坟墓。
曾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话题:
“你后悔嫁给现在的老公吗?”
其中一位网友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
我对老公的爱被时间、被生活、被他磨得一点都不剩。
没有期待,没有激情,没有浪漫,没有包容,没有理解,没有分担、没有爱。
如果可以重来,我宁愿一个人到老。
很多人说,过日子不就是这样,越过越麻木,最后不是亲人就是同床异梦。
但好的婚姻其实并不难,一是肯用心,二是善经营。而仪式感,就是用心经营的最好见证。
如美剧《绝望的主妇》里说,无论身心多么疲惫,我们都必须保持浪漫的感觉,形式主义虽然不怎么棒,但总比懒得走过场要好得多。
正常的身心需要一定的仪式感。正常的婚姻亦然。
有仪式感的婚姻,是幸福
《万物生长》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不要天上的星星,只要尘世的幸福。”
婚姻里有人愿意为我们做足仪式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如情感导师涂磊,结婚十一年,仪式感随处可见。
涂磊每次出差,妻子都会在行李箱中放一张手写的便签,列清衣服搭配、饮食禁忌,同时还提醒他,要记得想她。
收到妻子“心意”的涂磊,则会录制一段视频,向妻子表达谢意。在妻子生日、情人节,他也会发微博表白。
中年夫妻婚后多的是鸡毛蒜皮的琐碎,涂磊和妻子却懂得用藏于细枝末节的仪式感唤醒彼此对爱和幸福的感知。
正如涂磊自己所说:“婚姻时间越久,越需要拾起仪式感,它是婚姻的保鲜剂。”
仪式感,是打开尘世幸福的金钥匙。
如前不久网络爆火的一对温州农民夫妇:
丈夫出车祸,得了抑郁症,情绪极度不稳定,只要一刻看不见妻子,就焦虑紧张,生活一度无法自理。
妻子不仅要承担家里所有压力,要赚钱,要做家务,还要照顾丈夫。
后来,妻子为了帮助丈夫调节情绪,带着丈夫学起了舞蹈。
每次跳完,他们都会拥抱一下,并约定着以后也要一起不离不弃地走下去。
对他们而言,仪式感不只是调味剂,更是一颗定心丸。
婚姻的确需要柴米油盐,可也需要一些仪式感,让彼此在兵荒马乱的生活中感到心安。
心里有对方,就是婚姻里最大的仪式感
对于仪式感,在《小王子》一书中,小狐狸这样告诉小王子:
“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是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它可以是一场盛大的婚礼,也可以是节日里的一束鲜花;
它可以是睡前的一句“我爱你”,也可以是晚饭后的手牵手。
它并不神圣,而是渗透在生活的每个小细节里。
如南大退休教授冯端,每逢重要的节日,都会为妻子写诗。
结婚30年时,他对她说:
忆昔初会日,娟娟悦心意。
白首同偕老,恩爱岂容疑。
结婚50年,他对她说:
长忆人间四月天,樱花垂柳记良缘。
五十年后牵手游,皓首深情似当年。
结婚60年,他对她说:
六十春秋恩爱笃,双双执手难关渡。
而今白发同偕老,朝朝暮暮永相濡。
而这些满含深情的诗,都被冯夫人用一个特别宝贝的红匣子装着。
与这些信件同样被保存下来的,还有一截年轻时冯先生为妻子剪下的青丝。
他们的仪式感并不昂贵,但让人感到无比珍贵。
也正是这种仪式感,让人满怀期待地一起走到岁月尽头。
前阵子上热搜的一对老人,岁的爷爷对着床榻上的岁的奶奶深情地说:我爱你,我爱了你80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想你,一直在想你。
相恋80年,他们仍然会表达自己的爱意。
这也让我想到张小娴说的:
每个女人都会沦陷于男人下班回家捎回的那一碗热汤。
其实不是汤好喝,而是原来你还把我放在心上。
仪式感并不复杂,它只和心意相连,和爱意互通,让日子充满小确幸,让另一半感受到浓浓的爱意。
它让人不仅能以情深共白头,还能有岁月可回首。
周国平说:
“在持久和谐的婚姻生活中,两个人共同拥有的无数细小珍贵的回忆,犹如一份无价之宝。”
这是仅仅属于他们两人无法转让他人也无法传之子孙的奇特财产。
回首往事,这种奇特财产真的能让平凡的日子熠熠生辉。
每个闪闪发光的瞬间,都是对平淡生活的回击。
对在意的人,一定要多花心思,制造仪式感。
让对方感受到:纵使时光往复,但我爱你如初;生活一地鸡毛,然深情不减。
如此,哪怕生活再繁杂再辛苦,也能满怀幸福,细水长流地走过一生!
▼长按下图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zz/9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