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向我抱怨,指责小晴不会带孩子,孩子跟着她总是又哭又闹,吃饭必须坐妈妈大腿,不要自己吃;看电视玩游戏,「指定」妈妈专人服务,其他人最好别靠近;
稍有不顺就一哭、二闹、三倒地、四蹬腿!而婆婆自己带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好乖,一点都不“作”。
宝妈们应该经历过这种事,你从外面归来时,爷爷奶奶会告诉你孩子表现有多好多好,可你一回来,却发现他吃饭还要你喂,睡觉也不好好睡,得哄半天,远没有爷爷奶奶口中说的那么省心,孩子“作”得让你头大。
这其实就应验了那句话:孩子见到娘,无事哭三场。
心理学家:为啥妈妈在与不在孩子大变样?变的很作!
原因一:作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下脑容易被上脑劫持。
人的下脑是控制人身上的原始本能的,比如吃饭、睡觉、起居生活以及恐惧等等。
人的上脑要更高级,上脑通常控制我们的思考、记忆、控制力以及理性的部分。
在《去情绪化管教》这本书中,作者丹尼尔·西格尔指出,人类的大脑是复合的,不同的大脑拥有不同的功能,因为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学会如何理性调出上脑。
所以一旦遇到问题,孩子大脑的本能会占据上风,劫持上脑。这就是为什么孩子都缺乏理智,容易发脾气。
原因二:“作”是孩子需求的行为方式
儿童心理学家表示,4~5岁的孩子正处于情感表达敏感期,相比于成年人,孩子总是脆弱的。而且在改变现状的能力上,孩子也处于弱势的一方。
很简单的道理,你想要买部手机,打开淘宝就解决了。孩子想要一个玩具呢?他得先说服父母才行。这还不是弱势?
孩子处在弱势的状态,需求又无法得到满足。哭,就成了孩子威胁家长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当孩子意识到哭有效果的时候,这种想法会更加坚定。
哭闹几乎是他们表达不满的唯一方式,而不满又分为:需求不满和情感不满两种状态。
想要的得不到,要哭。伤心了,更要哭。
原因三:对妈妈信任,才会任性
高尔基有句名言: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孩子对妈妈的信任是放在第一位的。因为妈妈不在跟前的时候,孩子不敢撒娇、不敢任性。只有妈妈在的时候,他们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因为宝宝知道,无论自己怎么耍赖,妈妈都会帮助他解决麻烦。所以说宝宝对于妈妈的这这种亲密的信任感,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
原因四:孩子对妈妈特别依恋
雨果说,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心理研究指出,宝宝0到6岁是与父母形成安全依恋和信任关系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在这个时期和家人发展出安全的依恋关系,对他未来的人际关系会有正面的影响。那么妈妈是宝宝最信任的人,孩子特别喜欢粘着妈妈,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孩子粘人,而且只粘你,说明孩子依赖你,这是一种亲子依恋。更想要妈妈的宝宝和妈妈的抚摸,孩子需要妈妈温暖陪伴。
他非常爱自己的老妈。因为想引起妈妈的注意,经常才会在妈妈面前撒娇,会用很多的小动作来让妈妈对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dhg/13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