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为什么会出问题之后,我想跟大家传递两个亲子关系的重大陷阱,这两个陷阱你只要掉其中一个,孩子就很有可能出问题,你们的亲子关系就可能需要心理医生。这两个陷阱就是:心理断联和过度养育。我在做家庭治疗的工作中,会遇到一种心理创伤,叫做“亲子关系中断”,我们发现如果6周岁以下的孩子,他们如果有长时间(通常是1年以上)和父母分离的经历,他们就长大后就更容易出现亲密关系的问题。亲子关系中断,就是与父母“心理联结”的中断,从脑科学的角度上来说,人类大脑具有里程碑式的发育特点,从出生到1周岁,人类大脑就会生长出大概亿个神经元,6岁之前,脑神经系统的发育能占整个大脑发育的90%。然而大脑神经元回路是具有敏感性和可塑性的,也就是说,那些常常被激活的神经元回路会因为“有用”而保留下来,而不常用的回路会退化,成年人的大脑神经元数量大概是亿个左右。“心理断联”的可怕之处也正在这里。那些被父母长时间留在乡下或其他抚养人养大的孩子,他们的身体看起来在正常长大,但他们的大脑里对于“亲密”“爱”的神经元回路却会退化,他们长大后再次回到父母身边,你会发现这个孩子很难对那对应该叫做父母的男女亲密。这些孩子成年后也会面临亲密关系的难题,恋爱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大量分泌会暂时的激活和连接这些较弱的网络,但是恋爱激素却只能维持3-18个月,激素褪去后,他们会恢复到与“亲密”保持距离的状态,他们觉得那样很正常,而他们爱人或孩子会感到无法满足正常的爱与依恋的需求,从而出现亲密关系问题。很多亲子关系之所以修复起来那么困难,都是因为亲子之间的“联结”中断。必须说明的是,并非只有和孩子长时间分离才会造成“心理断联”,就算你每天和孩子在一起,不当的教养方式一样也会。我用这几张图帮助大家理解“联结”什么情况下会加深?什么情况下会中断?如果想要“重建联结”,我们需要怎么做?父母和孩子之间,尤其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的联结在正常情况下是天然的。就算生命之初孩子还不会讲话,当一个母亲回应婴儿、模仿婴儿、照顾婴儿,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安全感的时候,孩子与妈妈之间的联结是很深很深的,这种联结感就好像收音机的无线调频,你很容易找到对方的波段,感受到对方的需求和喜怒哀乐,这也是后来我们所说的“共情”技术的心理源头,其实,每个人都是拥有这个能力的。什么时候父母和孩子的心理联结会断裂?如果亲子之间长期处于紧张、不耐烦、愤怒、沮丧,父母常常责骂、发泄和羞辱孩子,长时间各说各话,那么联结就会中断,亲子关系就会出现越来越大的裂痕。在没有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如果你想要修复这种“断联”,那么这些事将有助于修复你与孩子的“联结”——1、学习倾听和共情。这个听真的非常重要,我们有一本书叫做《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因为有的时候你说这个孩子不听话,是因为真的你没有真正在表达,没有真正在说自己的感受,你只是在要求而已,所以他就不听;而有的时候孩子他不肯跟你说话,为什么不肯跟你说话?是因为他说话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有在听。共情是一种感受别人感受的能力,我刚才说过,其实我们本来就有,如果现在没有,那是你在成长过程中丢掉了这个能力,想要复原它,就要首先想一想你自己是孩子的时候,你的感受你的需求,学会换位思考。《小王子》里有一句话说:所有的大人曾经都是孩子,虽然很少有人记得。如果你们记得这种感受,那么做到共情的句式,就会变成一个很简单的事。大家如果要用这个技术,请记得记住三个词,就是9个字。一个“说事实”;第二个“我感到”,就是说你的情绪感受;第三个,“我希望”,尤其是跟孩子、跟伴侣交流的时候,不要让他们猜,请你直接把你的愿望你的希望讲出来。当你用这样子的方式和对方去交流的时候,你们的关系会好得多,你们的连接就有可能恢复。2、学习自我慈悲。你不可能把自己没有东西给到你的孩子,想要真正对人对孩子真正宽容和慈悲,父母首先要学会自我的放松和对自己慈悲,也就是我们不能对自己非常的苛刻。当一个人对自己很苛刻的时候,你对周围人肯定也是很苛刻的。所以这段话送给大家,没有必要一直去贬低、批评,对以前的事情,对过去的自己不满。因为我们不能在50的年龄去悔恨30岁的生活,当然也不能且没有必要在30的年龄去悔恨那一段17岁的爱情。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做到在后来的高度去评判当年的自己,这对当年的自己是不公平的。基本上如果重来一次,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心智和阅历,基本上再重来,你也还会做同样的选择。发展出这样一种种态度就是一种对人的慈悲感,当你可以这样对自己的时候,你也会这样对孩子,你就不会站在大人的高度去批评在低处的孩子,这是不大公平的。我们要秉承这样一种想法,就是如果我现在挥一挥魔法棒,能够把你重新变成孩子,你会重新过一次你的孩子正在过的生活,我相信,也许你未必真的能比他做得更好。当我们这样去思考的时候,我们跟孩子之间就自然有了更多的连接。3、学习和孩子一起游戏。这将最大程度重建你和孩子的联结。我自己是常会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的,比如说消消乐这种游戏,一起竞赛一下也无妨。当然,运动和益智游戏是我们最为提倡的。家长们要记住,游戏,绝不是家庭的敌人,恰恰相反,游戏,是生命和智慧的出口。它不但能帮助人们建立亲密关系:满足对联结和亲密情感的需求,而且能帮助修复人们心理创伤:从情感创伤中得到修复,不再深陷悲伤。而对于有的家长来说,想要做到这个,恐怕还要修复自己内在小孩的童年创伤,否则,你玩不起来,不会玩。相信我,这并非是个多么健康的事。心理健康的成年人总是能自在地做3件事:去爱、去工作、去玩。当你真正能玩起来感到快乐的时候,有的痛也就没那么痛了。4、最后,找到可以和孩子一起度过的“特殊时光”。“特殊时光”,也就是你跟孩子一起喜欢做一件你们都喜欢的事情。你只要去找,就一定能够找到的,比如说我和我的孩子,因为我喜欢看奇葩说,然后孩子跟着我他也很喜欢。所以我觉得每一次看奇葩说都是我和我孩子之间的特殊时光,我们会笑得很开心啊,会有很多观点的不同或者是碰撞。我们要用脑力风暴的方式去找到这些事,、做特殊时光的时候有一个要点,是请你切断你的电话,放下你的手机,完完全全的投入和孩子在一起的这个时光。我们对于孩子的陪伴,其实最重要的并不是时间的长短,而是陪伴的质量。而特殊时光是一个非常高质量的陪伴。大家不妨一试,我建议大家可以这么去做,希望这四种方式能够帮助大家在疗愈和改善与孩子的关系,重新建立和自己的孩子深度的心理联结。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dhg/13187.html
上一篇文章: 周董,你这说好不哭MV讲了一个聊斋故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