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数字化时代的养育”的最后一讲,网王天下。这里的“王”和天下连在一起,念第四声。
01
做网络的拓荒者
网王天下,其实是想说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我们命运的一部分,回避不了。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每个人会成为网上的一个数据或者流量。无论你愿意与否,只要用网就会成为一个数据。
我要讲的数字化生存,就是说不要被动成为用网数据,而是要成为爱智慧的主体,要像之前五讲说的,要平衡身心,从线上走到线下,心态要稳,要意识到屏幕会给精神平衡带来挑战。
但是即使能够做到网络上的平衡者,平衡线上线下,平衡身心发展,这样的人依然是一个流量,怎样才能改变这样的状况,成为一个爱智慧的主体?这是今天要讲的内容。
那就必须在网上做一个拓荒者,在网上有自己的位置,数字化王位要在网上实现就叫“王天下”,实现这一点就靠主动性,靠爱智慧。
现在我们的沟通、支付、经济、工作、娱乐、教育各项需求,都离不开网络,我们已经无法去数字化生存。那么我想说,在数字化王位上我们要艰苦耕耘。
艰的本义是土难治,土特别难开垦。艰的右边是“艮”,山的意思,很硬的土,开垦不易。数字化王位上要想“王天下”需要艰苦耕耘,要在网上长时间开垦,才能培植出一方有品质的生态,才能从数据或者流量变成有一方网上生态的、王天下的、有数字化王位的人,也就是数字化王位上的“王”。
用开垦的艰辛比喻网上的辛苦耕作特别形象,因为开垦需要很长时间培育土地,要按四季规律,按种子属性,按土地的性质才能有合理收成,要反复开垦。所以,数字化王位、数字化生存的很重要一点,是要有“艰垦”的意识。
02
要怎样艰垦?
海德格尔说,人要诗意栖居。海德格尔的年代刚好开始对自然进行改造,美丽的莱茵河周围开始工厂轰鸣,脏水还要排放进去,世界发生很大变化。海德格尔看到这种状况,建议人要诗意地栖居,要用诗意的语言能力,想办法不是在生存层面物质开销、剥夺自然,而是在心灵层面有诗意的栖居感。
“诗意栖居”主要指的是,人要活在自己的语言里,他认为诗意栖居的能力主要体现为人对语言的把握能力。这是当时海德格尔对于现代性发展的观察。
现在在网上大量呈现的是人么?不是,是人的语言及其表达。视频是用口语表达,文字用语文能力表达。所以要增强表达的能力,才能增强网上的存在感,而不是一个数据和流量,对不对?对。
探讨一下人和语言的关系。语言是怎么形成的?语言是习得的,是古往今来,经过一代代使用者不断增添内容,根据需求调整留存下来,是人类的一份文化财产。所以思想家说,不是你在说语言,而是语言用你说话。
举个例子,一个人就像一个语言工厂。当语词、句子进入你的语言工厂,大脑是这个工厂的主要设备,复杂运转,或者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就把输入材料中的文化基因进行加工,就有了思想产出。一个人就是一个语言加工厂。
语言的加工能力一样么?同样多的信息,如果没有思考能力的头脑,这些信息就是信息,未经处理的信息不等于思想。大脑有充分的思考能力,有思考分析判断逻辑力,有背景知识,就会发现,语言再产出就变得不一样,生产能力就很厉害。
举一个例子。文化心理学家、哲学家荣格,有一个著名的说法“集体无意识”。为什么这么说?东西方有大量的传说、诗歌,是在有文字记载之前流传下来的,没有明确作者。那个时代靠口耳相传,就像我是一个语言发布者,通过自己的吟唱念诵让下一个人掌握,脑子不仅是加工厂,还是语言库房,再用嘴巴把记忆的内容传给下一个人,这就叫口耳相传阶段。荣格把这个阶段叫做“集体无意识”,因为没有明确作者,但是大家都能念诵流传。这就是前文字时代,没有大规模印刷能力,靠口耳相传。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网上有大量信息,每个人不只是语言工厂,还是信息工厂,大脑处理信息,编辑内容,通过自己的账号发布出去。比方特朗普关于疫情的最新说法,几乎所有媒体账户都发布,内容基本相同,就在复制粘贴。很多人的自媒体账号,他的王位都是这样的信息堆砌而成。这样生产出去,这是新型的“集体无意识”,集体的自言自语。
现在养孩子也一样,大家都在复制粘贴网上各种育儿信息用在自家孩子,大脑丝毫不做功。这两天爆发了一件非常悲惨的事情,趴着睡的小婴儿,妈妈花了元去学婴儿睡眠。孩子一直哭,哭是小婴儿的语言,这个妈妈没有处理能力,不做反应,反而去群里问,孩子一直哭怎么办。群里人说,哭得不厉害就不管,反正在做睡眠训练。结果孩子窒息,因为她不会翻身。
当一个人没有大脑处理能力,其实你连当一个小婴儿的妈妈这种本能的直觉都会丧失。连婴儿的哭声都不能唤醒妈妈,说明我们的处理能力,信息处理系统发生问题,被阻断了。
所以,数字化王位将我们置身于非常大的信息流中。一个睡眠群的信息流就让这个妈妈出现这样的问题,那么在信息“洋流”的现在,要有非常强的意识,要把自己真正变成信息处理工厂。由信息变成思想,把信息处理成思想的过程就是扎实的“艰垦”过程。
03
谁发明了现代世界?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题目《是谁发明了现代世界》。我们现在处在现代世界和网络世界共存的时代。网络世界之前是现代世界,现代世界之前是前现代世界。
现代世界就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从蒸汽机的发明开始,欧洲开始进入工业化过程,到全球进入现代化,整个世界越来越便利。
前现代世界和现代世界有非常不同的生存体验。现代世界中也有很多地区不处在现代世界,建议爸爸妈妈有机会带孩子试着过几天没有网络,没有自来水的生活,比较像前现代世界的生活。
进入我们今天的故事,谁发明了现代世界?
我在v+上写过一篇文章,苏格兰的胖大叔。当时我们一起参加一个活动,他问我,你看过《苏格兰——现代世界文明的起点》吗?我瞬间想到一些思想家都是苏格兰人,洛克、大卫休谟、亚当斯密,想到启蒙运动,苏格兰的大学教育,包括苏格兰人移民到美国建立了普林斯顿大学。
从这本书来看,我们可以回答苏格兰是现代文明的创造地。17世纪苏格兰还是一个落后的高地,18世纪的最后25年一大批耀眼的苏格兰人进入我们当代人的视野。当时现代文明刚刚起点,这批知识分子把社会科学进行细分,比方人类学、民族起源、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同时,他们不仅在社科领域写了很多书影响思想史,还有很多发明。
猜猜都有哪些发明?
抽水马桶、指纹鉴定、冰箱、ATM取款机、核磁共振、最早的银行、道路、自行车、蒸汽机、彩色摄影、雷达、电话、青霉素、高尔夫、传真机、新古典派经济学。
苏格兰人的发明开创了现代发明。工业革命后,苏格兰人向美洲移民。这本书还认为现在美国就是按苏格兰思想建构的国家,所以苏格兰文明是现代文明的启蒙者。
04
苏格兰人带来的启示
苏格兰人在前现代世界做了这么多发明,大家拥有同样的信息资源,为什么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这么强?
苏格兰人非常重视教育,建了很多学校,重视培养青年人的兴趣。所以我们要装备大脑工厂、思想语言工厂,最重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方向,然后热忱地寻找教育资源去学习。这是第一点,我们向苏格兰人学到的。
第二点,他们不仅重视自然科学,还非常重视社会科学,涌现了一批经济学家、哲学家。发明蒸汽机很厉害,蒸汽机的应用场景在哪里,怎么为人类谋福祉,经济系统怎么搭建,就是思想家的事情,这些思想家就设计经济学、哲学。所以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非常重要,其核心就是爱智慧。
所以苏格兰人,第一爱教育,第二爱智慧。
第三点,爱文化。看电影《勇敢的心》就知道,他们非常爱自己的文化。他们的人民强悍,有生命力,带着战斗力的精神去学习。我们也是,中华文化延续几千年,有深厚的智慧,是我们每个华人的真正文化基因财产。
为什么要向他们学习?现代世界与网络世界并存的当下,网络世界依然要出现一批新的大脑、思想者来处理信息流,这样就能王天下,而不是作为可悲的流量存在。苏格兰人创造了现代世界,网络世界刚刚开始,我们这些人都将深度参与网络世界及其未来。
分享苏格兰思想家大卫休谟的一段话,他把人的灵魂比喻成一个共和国,这个共和国并非依靠什么恒定的核心思想而成,而是靠各种不同的、不断改变的、却又相互连接的思想才保持他的本体面貌,所以一个人的本体只不过是由人的个人经验所构成的松散链接。
大卫休谟在那个年代观察普通人和学者的大脑处理能力。现在网络世界,我们特别能够知道,我们每个人在网上都有一个“王位”,如何“王天下”,要爱智慧,爱教育,爱文化。
假如所有人都能以苏格兰启蒙者的精神“爱教育、爱智慧、爱文化”,扎扎实实地“艰垦”,(像下期我要讲述的大卫休谟的故事),说不定能在网络世界中闯出一片天地。网络世界依然需要启蒙运动,需要我们每个人扎实艰垦,建立一个个小的“王国”,大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王国”。在这样的“王国”里,就能实现“网王天下”。像苏格兰群星一样,成为网络世界的人文群星。
本文是我关于“数字化时代的养育”话题的第六次直播内容的梗概,
具体细节请移步到微博V+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dhg/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