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中国的漫画大师,年轻时留学日本,吸收了日本漫画精髓,将中日两种绘画风格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一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年—年出版的《子恺漫画全集》——《古诗新画》、《儿童相》、《民间相》、《学生相》、《都市相》、《战时相》,更是传世精品。
但你知道吗,《子恺漫画全集》是丰子恺在遵义狮子桥河边一间民舍里完成的,而且这些作品序言的落款都署名“贵州遵义南坛之星汉楼”。战乱时期遵义的安定给了他足够的时间空间和灵感,漫画中很多描述遵义的内容,也是遵义文化的一部分。同时,战乱时期,丰子恺在遵义的两年多时间是他的创作高峰期。
1遵义收藏家收藏7本丰子恺本土作品市民吴先生收藏了7本丰子恺在遵义时的作品:《子午山纪游册》、《子恺近作散文集》、《初恋》、《丰子恺漫画集》以及《子恺漫画全集》中的《民间相》、《都市相》、《战时相》,每一本都是原版,页面已经泛黄甚至有的被虫蛀了一个个小洞。这些作品有的是在几年前淘到,有的则是前几天无意收到。“前两天在央视看到了一个节目,讲述丰子恺的一生,介绍他的作品,我便想起收藏的那几本书。”吴先生说,把这些书拿出来细细一看,发现《子恺漫画全集》6集都是在遵义画的,书的序言里丰子恺做了交代。
“抗战以前我的书结集出版的共有八册……二十六年秋抗战事起,这八册画集的版子和原稿画被炮火所毁灭绝版已经四年了,我常想使他们复刊但流亡中转辗迁徙席不暇暖苦无执笔的机会。最近安居贵州遵义,始得将画集重绘……”记者翻阅《战时相》看到,序言是丰子恺自己所作,短短的百字序言将这套漫画集的来龙去脉讲得一清二楚。
原来,他所画的漫画出版的作品均毁于战火中,来到远离战火的遵义后,他安定下来,画出多幅漫画,不仅将以前毁于战火中的漫画重新画了出来,也新画了遵义的风土人情,书的序言落款均在遵义,此后这6集《子恺漫画全集》陆续出版,这足以说明,丰子恺年到年在遵义这段时间生活安稳,是他漫画创作的高峰期,。
而对遵义影响最大的是丰子恺与地方宿学赵乃康、浙大教授王焕镳以及李子瑾、罗巴山等一起游历遵义的文化名胜地沙滩,在凭吊郑珍、莫友芝、黎庶昌时个个诗兴大发,由丰子恺为他们的诗配上画,出版了《子午山纪游册》。而他在遵义完成的《战时相》、《都市相》、《民间相》等6集《子恺漫画全集》是在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当年出版后,上海、南京等地又多次再版,至今仍然在反复重刊,对全国产生了持久而强大的反响。
2狮子桥民房里画出传世精品丰子恺是浙江人,生于年,年去世。丰子恺是奇才,精通英语、日语,在戏剧、美术、音乐、书法、文学上都有很高造诣,是弘一法师(李叔同)最得意的弟子。丰子恺在日本留学期间,吸纳了日本漫画精髓,将之与中国画风融为一体,自成一派,形成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漫画界的大师。
抗日战争时期,丰子恺带着老母亲和两个女儿开始逃难,年逃到广西宜山,丰子恺遇到了西迁中的浙大受聘到浙大教书,于年元月浙大抵达遵义,直到年11月才离开遵义赴重庆,他在遵义住了近三年。开初,他住城北罗庄(今香港路罗庄招待所),离市区较远,后来他迁居在狮子桥下游南侧的南潭巷(现湘山路一带),租了熊家两间房子,开窗可见湘江流水和湘山寺,风景怡丽迷人,便以苏东坡的《洞仙歌》中的“时见疏星渡河汉”为新居冠以“星汉楼”之名,这个楼名均附于他在遵义的著作上。
丰子恺住星汉楼两年多,生活安定,可以潜心任教备课和埋头创作。每当防空警报响起,他从这里背着老母亲带着两个女儿躲进附近的狮子桥边防空洞,他从这里走出去参加遵义的各种社会活动,在这里与遵义各界人士互动,在遵义民间至今仍散见他赠送的书画。也在这座“星汉楼”为他的大女儿丰林先及女婿蚕桑研究所的宋慕清办了婚礼,浙江大学一些著名教授也参加了这次婚礼,其中苏步青是主婚人。星汉楼不仅是丰子恺在遵义创作高峰的证据,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丰子恺的画集里不仅有《子午山纪游册》这样的遵义专辑,也有“遵义的负重”“‘黔道”等漫画,都是当年遵义的真实写照,而且他还把几幅遵义沙滩风景收入了《丰子恺漫画集》。
除了画遵义,更多的漫画是他在来遵义前所作,《战时相》描述了战争的残酷,一位母亲正在给孩子喂奶,却被一颗炸弹炸飞了头;一位母亲背着孩子逃跑,背上的孩子却被炸飞了头,让人无比痛恨战争。还有几幅漫画则表达出他对和平的渴望,一颗炸弹从天而降,地上的人惊慌乱窜,一个胖胖的小天使接住了炸弹,救了大家。此外,《民间相》、《都市相》的漫画也都体现出丰子恺温柔悲悯的心,这样的心境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真的画风,只一眼就渗入心底。
据我市文史专家李连昌介绍,抗战时期,丰子恺在遵义至少出了10本书,有漫画、散文、译本等,吴先生收藏了7本原版作品,很不容易,也颇具收藏价值。
(本文为遵义晚报采写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dhg/9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