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小王子 >> 小王子电影 >> 正文 >> 正文

平乐的孩子累老师更累

来源:小王子 时间:2017/11/9

平乐的孩子累!老师更累!!

——写在第32个教师节后

作者:箫琴

  32年的中国教育似乎走向了一个怪圈,大家也知道,中国的孩子真苦,中国的教师真累,中国的教育真危险。与国际潮流相比,中国教育呈现出三个阴错阳差,让人心灰意冷,无力挣扎。

  第一是时光颠倒:童年个个像被打了鸡血,为升学战斗,升学后回到童年

  中国的孩子,从怀孕那天就开始胎教。孩子出世以后,更是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两座大山开始加码。逢人就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太造孽了)。于是乎,从起跑线开始,从孩子刚刚睁开眼睛开始,这一场战斗已经打响。

  中国家长们特别重视小学教育,就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要面试了,就要开始学会参与各种竞争了。他们对孩子教育问题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向来都是“不惜重金”,看看那些学生爆满的学习培训班和价格高得离谱的学区房就知道了。

  本来该玩耍的童年,变成了苦逼的童年,苦逼的童年又变成了懵圈的童年,这些可怜的孩子,哪里有什么童年?他们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上课、下课、补课、作业、辅导,小小年纪就被升学压弯了腰。

  就算是兴趣小组的兴趣,几乎也都是家长们的兴趣(各种美术班、音乐班、舞蹈班、钢琴班、奥数班等等,这些本应在学校学习的科目,都被压缩,逼得家长们另劈蹊径,一脸任劳任怨地风雨陪读)。

  从幼儿园到高中,整整十五年,孩子们过着煎熬的日子。等到这样一群孩子终于离开中学,翻身解放,他们撕书、毁书、烧书,就差把天掀起来。

  一旦踏入大学之门,第一件事,当然要把失去的找回来。把睡觉时间补回来,高校里不乏嗜睡大王;把打牌时间捞回来,高校里不缺“赌王”;把初恋的时间挽回来,把失恋的滋味也要补起来。还有,更要把游戏的时间抢回来,高校里也不缺《传奇》人物。

  看过一位孩子写给妈妈的话:妈妈,我想慢慢来!

  让孩子一开始就进入快跑通道,非常不人道。德国的教育是一种逐渐加速的做法:幼儿园不学专业知识,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伦理,学会与人相处,重要的任务是玩得开心;小学也只是学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对中国小学而言),到了中学才开始进入跑步通道,但依然还是慢跑。

  由于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所以学生压力并不太大。只有到了大学,真正成年了,才开始进入快跑通道。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了竞争,也才显示出每个人之间的差异。

  是的,孩子有权利慢慢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有权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长,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并不样样领先。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由于中国大学的宽进宽出,因此,在中国大学很少有读书的学生。大学就是实质的养老院,很多学生知道毕业即失业,不如早一天享受,醉生梦死,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明日忧。

  本应该是天真快乐,充满朝气的少年,却被作业、补课、升学,压得抬不起头来,喘不过气来,活不过神来。本应该是努力钻研科学,满怀理想人文的大学生活,却早已经厌倦了学习,一味地吃喝玩乐,等毕业之后做啃老族。

  反观西方教育,孩子们的童年是完整的、彩色的、任性的。让国人骄傲不已的是,欧美的基础教育不如我们扎实,他们的孩子考不过我们,只是,人家根本不在乎什么考试,他们只在乎孩子会不会玩,会不会交朋友,是否懂得礼仪,是否合群,是否阳光健康。

  他们的孩子们就这样与自然接触,与社会相连,与整个世界在一起,无忧无虑,无法无天,一天天健康快乐地长大。他们磨练了成功学中占80%的情商,他们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在乎什么,将来要做什么,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追求,他们都能独立给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

  第二是脑体倒挂:百般呵护身体,漠视精神成长

  中国人的传统,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充满着身体崇拜,但对决定着我们生活质量和心灵品位的精神,却很少去   在国外有一个常识,那就是小孩子跌倒了,一定不要去扶他,让孩子自己爬起来。痛不痛都不去管它,这是身体上的受伤,没关系。这种伤,多经历一些不是什么坏事。但是,一旦孩子精神上受伤,家长一定要多方安慰,和孩子站在一起,支持他们,给他们精神力量,帮助他们治疗创伤,给他们勇气和爱。

  中国人常常不明白,反而指责国外的大人。国外的大人说:“你看错了,你只看了一半,人倒地分肉体和精神,肉体倒地了可以自己站起来,精神倒地了就需要扶一下,你们不但不扶,还伤口撒盐。”

  当我们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同时,当我们把孩子有形的身体照顾得妥妥贴贴的时候,有谁   还记得《小王子》这本小说和电影么,片中那个小女孩就像现实中千千万万的孩子一样,在父母的期望中学习这样那样知识,去达到父母所期望的巅峰人生。大人从小教育我们,只有一路上名校,学各种本领,长大后才能成为社会精英,有前途光明的工作和美满幸福的人生。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小王子,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拥有那份如玫瑰绽放般最美梦想。只是大人们喋喋不休灌输自己的理念想法,我们渐渐长大后,融入了成人世界后,却容易忘了当初的纯真,机械般地生活着。

  成长,却迷失了初心,丢掉了童年一切的美好,成为社会中贪婪、虚荣以及敷衍趋势的人。渐渐地,我们忘记了心中的梦想,也忘记了该如何用正确的方式爱身边的人。

  袁伟民当年执教女排有一条做得真好,“胜利了要低着头走路,失败了要昂着头走路。”成功了,胜利了,需要冷静,需要戒浮躁,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低着头走路。如果输掉了,本来就已经很低沉了,这个时候再低着头走路,灰溜溜的,那就更加抬不起头了。

  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人,是无法自立的。一个抬不起头的队伍,更是没有战斗力的。因此,在残奥会上,有那么多的健儿奋力拼搏;在残障晚会中,我们平乐无臂青年黄阳光跳出了震撼世界的舞姿。设想一下,生活中精神垮塌的人,还能这样笑对世界和面对人生吗?

  三、学习错位:忽视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解答试题能力

  据我所知,当前我国制造博士的速度,已经赶超美国了。资料显示,“我国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已超过所,而美国只有所。”

  一个用脚也能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博士赶不上人家的硕士,甚至连人家的学士也比不上,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学是“去问题化”教学,人家是“生问题化”教学。

  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并产生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优秀的课堂教学,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创造过程。问题枯竭了,课堂也就死去了。

  正如干国祥所说:“课堂,是真理呈现之处;教学,是知识散发出魅力之时。在静态的教材下面,蕴藏着人类最伟大的奥秘:发现宇宙与人类,书写宇宙与人类的整个过程。课堂教学,是这一发现与书写的重温,是这一发现与书写的延续。而如果没有将“问题-知识-真理”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那么,一切的热闹都将是浅薄而不值一提的。”

  袁振国在《反思科学教育》中,曾经这样说过,“中国教育注重解决问题,教育是要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了,以没有问题为旨归。而西方教育注重提出问题,教育是看学生能够提出多少问题,以产生问题为高效。因此,中国教育越往后去,问题越大。”

  所以,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才应该是我们对孩子的希望。让孩子珍爱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也珍惜别人的生命。要让他们知道,活着是最美好的事情,任何事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云”。

  希望天下所有父母多陪陪自己的孩子,不要以忙工作赚钱为由错过孩子的成长,不要总跟孩子说没时间陪他是因为自己要拼命工作,拼命赚钱是为了给他更好的生活,为了给他买学区房给他一个有前途的人生。

  就像影片中小女孩对妈妈说的那样:这是你理想中的人生,不是我的。如果你多点时间陪我,你就会明白。你变得和他一样,永远都在埋头工作,离你不见踪影还有多久。

  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荣耀,不是金钱,也不是权利,只是想要像小王子一样的快乐,只是想要父母多陪陪自己。

  结束语:

  多给孩子们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虾的美好童年时光吧!

赞赏

长按







































怎么彻底治愈白癜风
卡泊三醇价格大概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dy/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