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没有书的世界是荒芜的世界,书伴我成长,书给我梦想,我爱书读书,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常让我留恋忘返,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常使我痴迷畅想,书,我永远的朋友,书,我永远的智师。
正月开岁,我读了《小王子》,此书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写给大人们的童话。正如书中所说“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子,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每个大人都是从最初的一张白纸长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摸样,他们最初也是单纯可爱的孩子,经历了成长,走进了社会,迫使自己改变。很多时候,成长是一种蜕变,让人变得更加成熟理性,具备肩负重任的能力;同样,有得有失,失去了童稚与冒险的精神。在这本书中,小王子想要寻找更多的玫瑰花,他走过了六个星球后,遇到了地球,“地球可不是普通的星球啊,这里有一百一十位国王,七千个地理学家,九十万个做生意的人,七百五十万个爱喝酒的人,三亿一千一百万虚荣的人……”也就是说,大约有二十亿个大人。商人重利,最初是为了谋生存;爱酒如命,起先是为了解放压力;虚荣过度,这是由于一开始受到的他人讽刺……大人的世界是贴合社会现实的,他们要考虑自己的各种开销,要思考种种关于生活的选择,渐渐地,失去了年少敢拼敢闯的勇气,太多的生活枷锁铐住了他们,像小王子走过七个星球,最终回到了自己原属的地方,兜兜转转,还是喜欢自己所有的那一枝玫瑰花,他也明白了自己的玫瑰花并不是举世无双,只是因为在他眼中它是无价之宝。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长大的过程中会遇到让自己无奈心酸的事,但请不要用满腔的愤怒和眼泪结束,要凝视真实到最后,永远记住真实,不要因为世界的纷杂错乱而使自己变成那个自己都讨厌的样子。愿你永如少年模样,像小王子那样经历过种种还能找回自己的最初;愿你不被烦恼羁绊,愿你笑容一如往初,愿你的未来如你期许的一样。
烟花三月,我又走进了小说《复活》,它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耗费十年心血创作的一部巨作。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复活》揭示了十九世纪黑暗的沙皇俄国,同时“复活”这一含义的理解不只是肉体得到了自由,同时也是精神的解脱和重启。文中女主角卡秋莎·玛斯洛娃从最初对生活充满期待到七年被蹂躏、被践踏的妓女生活,逐渐变得麻木,不再相信善良与真情,在一次被诬为杀人犯关进监狱时,转折开始了。早期诱奸她的涅赫·留多夫在法庭上与卡秋莎相遇,他的精神开始复苏,他回到了青年时期的自己,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从附和或同流合污转变为否定和批判,对卡秋莎也想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她申诉不成和她一同去服苦役。卡秋莎也因涅赫·留多夫的一次次看望与赔罪逐渐复活自己的精神,后来西蒙松的出现以及政治犯的启发与帮助使卡秋莎彻底卸下了一切精神枷锁,复活了。托尔斯泰在《复活》中以巨大的艺术力量与道义力量鞭挞了统治阶级,把当时社会的阴暗暴露在阳光之下,同时也传达了一切被压迫人民的呼声。如今二十一世纪,在我们身边已经看不到那些社会黑暗,但仍然会有一些人活在这样或那样的阴霾里,他们需要救赎的光,希望每个人可以尽力去活成自己的太阳。
人间四月芳菲尽,我悄悄地来到了《月神园》。小说由法国作家埃尔莎·特丽奥莱创作而成,女主人公布朗舍,是通过书中男主人公视角来刻画的一位勇敢善良的女性,她虽患有心脏缺陷,却始终喜欢并坚持着自己梦想——成为一名飞行员。她确实成功了,但同时失踪于沙漠之中。她的无畏让她追寻到了自己的梦想,我认为作为一名高中生,更是应该如此,尽管在通往梦想的途中,有未知,有困惑,有崩溃,有遍布的荆棘阻碍,但我们仍要披荆斩棘踏平前路,徒手摘星,即使徒劳无获也不致一手污泥,有的只是自己的坚持。我们所敬佩仰望的强者并不是永远在赢,而是能够面对输的时候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但我与布朗舍不一样,我只是我自己,沿着既定的方向,不管怎样的艰难,也决不回头,接受所有的一切,好与不好,享受努力的过程,不留遗憾,愿生如夏花之绚烂。
“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读书也是,要用心品鉴,才能领略到书中蕴含的丰富宝藏。我庆幸自己的成长中有书陪伴,有《小王子》的玫瑰花,有托尔斯泰给予的人生启迪,有布朗舍让我领悟到的贵在坚持。大千世界,书籍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文学到史学,从史学到哲学,书伴随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读书是我们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的最佳选择,让我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将书放进心中,用勤劳的汗水浇灌出绚丽多姿的青春之花。
辅导老师王博(下图左一)年05月
教师评语(马燕超)
从结构上看,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结构,开头情感饱满,热烈酣畅,结尾总收呼应,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清新,有精彩,也有稚嫩。
小王子形象象征着希望,爱,天真无邪和埋没在我们每个人心底的孩子般的灵慧,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世界的空虚、盲目等等,角度奇特,语言浅显天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本文抒写《小王子》的读后感,在中小学阅读群体中是颇具代表性的,能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长大的过程中会遇到让自己无奈心酸的事情,但请不要用满腔的愤怒和眼泪结束,要凝视真实到最后,永远记住真实,不要因为世界的纷杂错乱而使自己变成那个自己都讨厌的样子”,应该说,这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收获。
《复活》这部书,阅读难度相对大一些,从本文来看,是读懂了,很不错的。
一点建议:中国名著也是很多的,可选读一部写读后感。
年5月
供稿高二年级摄影
胡晓红编辑
胡晓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sp/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