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一个有趣的问题,各位爸爸妈妈可以问问娃:
如果只能带一件装备去闯荡人间,那你要带什么?
孩子们的回答一定五花八门,童稚的思考也许逗得你哈哈大笑。这个问题,是今天想要和各位家长好好唠一下的主题:
人类在这颗蓝色星球闯荡,从渴望飞月到探索月球,从砸在牛顿脑门上的一颗苹果到达利的一只小便池,从手工劳作的体力活儿到人工智能的脑力活儿,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瞬息万变……我们的教育,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正如刘慈欣所说:「未来的人工智能可能比我们还要聪明,想象力将是我们的唯一优势。」
就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培养创造力和共情能力,这都是决定人生成就的重要方面。而这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想象力的培养。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观察表明,「想象游戏」应该从18个月大就开始了——娃会拿着勺子假装喂玩偶吃饭。
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有这样几个阶段:
1-2岁,出现想象的萌芽,依靠相似的事物联想;
2-3岁,发展初级阶段,没有目的的随意想象;
3-4岁,自由联想性质的想象;
4-5岁,从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过渡;
5-6岁,想象以有意创造为主,而且内容丰富、情节新颖。
想象力是孩子的一种天生能力,如果不保护不培养,过了黄金阶段,就再也回不来了。
而这种错失,是如此可惜。如同我们都知道的那个“帽子和大象”的故事:
《小王子》的故事,道破想象力的重要性
知名教育学者蔡朝阳老师说:儿童教育需要着眼的是什么呢?呵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的想象力,这比那些具体可知的目标重要多了。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最近我发现了一本超神奇的书——《我想象》,是国内著名童书作家常立老师的最新力作。
其实,《我想象》这本书的前身,是一组音频课,叫作《从前,有一块石头——关于想象的八堂课》,线上课定价元,其实并不便宜。
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sp/8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