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洪之光,旅美青年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师,美国杰出歌剧人才获得者。曾获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比赛区域赛冠军;他曾以全额奖学金考入并毕业于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歌剧系获得“艺术家文凭(表演博士)”并成为第一位在歌剧系攻读此学位的中国人,-年间曾担任耶鲁大学声乐教师。-年间曾获全额奖学金就读于纽约曼尼斯音乐学院并获得歌剧表演硕士;曾在中国国家大剧院、纽约州立歌剧院、美国中央城歌剧院、纽约抒情歌剧院、夏威夷大岛剧院、康州歌剧院制作的《唐吉诃德》、《仲夏夜之梦》、《贾尼斯基基》、《卡门》、《费加罗婚礼》、《阿列克》、《ilPostino》、《蝙蝠》、《莱斯之旅》、《托斯卡》等20余部歌剧中担任主要角色。曾师从RichardCross,RuthFalcon,谢瑞尔·米尔恩斯,DianaSoviero,宋一,傅海静.曾合作过的著名指挥包括PlacidoDomingo(普拉西多·多明戈),ZubinMehta(祖宾·梅塔),JosephColaneri,AdamTurner,RuneBergmann,DominiqueTrottein.合作过的著名歌剧导演包括HugodeAna,MichealCapasso,TedHuffman,ClaudiaSolti,JoseMariaCondemi,KenCazan等。年与年分别曾在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以及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成功举办“洪之光个人独唱音乐会”曾被ChinaDaily海外版报道为“让人陶醉的歌剧新星绽放于卡内基”。
编者按
从中国音乐学院美声专业连续四年的年级第一保持者到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最年轻的华人歌唱家,如果你觉得这位拥有健美身材和磁性声音的cm摩羯座大男孩洪之光这么多年走得顺风顺水,那你就错了。这位歌剧新星曾经在争取角色的路上遭受无数的拒绝,确靠着一股不信邪的倔强劲头,通过努力练习知耻而后勇;现在成为“健身达人”的他在短短的四年前还是一个“两百多斤的胖子”。是什么让他决心改变?“一路开挂的人生”背后有哪些鲜有人知的故事?本期人物专访洪之光会和大家聊聊他的故事。
ChinaDaily海外版对洪之光卡内基独唱音乐会的报道
耶鲁人:你是如何走上歌剧这条道路的?
洪之光:小的时候,我很喜欢唱歌,回去参加学校的联欢会还有各种晚会,当时唱过《中国人》、《小小少年》、《蜗牛与黄鹂鸟》等等。17岁的时候,我想要系统地学习一下声乐,在高考中以特长生的方式考大学。当时我会上专业课还有参加各种小比赛。这些小比赛对我的影响大,建立了我的信心。
我的家里有很多音乐的CD收藏,会经常听一听。当时听到歌剧就一下子迷上了。我觉得能用自己的声音穿到大厅每个角落,是一件很酷的事。小时候很单纯,就是认为这样的音响很厉害,能够直接接触和影响台下的听众。要知道歌剧是不用麦克风的,所以我认为它是更直接的和听众的接触,这和音乐剧不同。
因为自己对歌剧强烈的兴趣,本来希望作为艺术特长生考取综合大学的我改变了目标,希望去考音乐学院。从音乐特长生到音乐学院专业的学生,中间的跨度还是很大的。当时老师大吃一惊,表示压力大。因为虽然一直在练习,但我当时的程度对与专业的学生来讲还是有些浅。后来没想到一下子就考上了,感觉自己挺幸运的。
洪之光在中央城歌剧院制作歌剧《炽热燃烧的火炉》中饰演男主角“占星师”
耶鲁人:我们知道歌剧是从西方传到东方的艺术,在中国还在慢慢普及。能否和大家聊聊你心中歌剧是怎样一种艺术?它的美提前在哪里?
洪之光:歌剧的美在于其多元性。它综合了声乐、古典文学、舞台表演还有各种语言。表演歌剧考验随机应变,表演时会有很多预料不到事,需要你按照自己的感受去呈现。所以说,歌剧会给给人很强的新鲜感,我觉得这是它吸引人的重要一点。从内容上,它取材于西方的经典故事,比如说圣经、古老的童话、民间传说等等,故事本身很有意思。从外在来看,歌剧也很华丽。比如说17、18世纪的服装、细节、酒杯、雕刻花纹、特殊的椅子形状等等。导演在设计歌剧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手法,比如说裸眼3D等等,可看性非常强。
耶鲁人:出身“艺术世家”的你,父母对你的影响如何?除父母之外还有哪些其他对你影响很大的人?
洪之光:俗话说耳濡目染,父母从小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环境和引导。我父母以前做过芭蕾舞演员和舞蹈编导,父亲酷爱收藏。所以从艺术和审美上有一些先天的优势。但是一直以来他们只是起到引导作用,从来没逼我去学任何东西。除了父母之外我的老师们对我的影响也很大。我的第一个老师是宋一老师,他一直鼓励我,很喜欢我的声音,给了我很多的自信心。另外还有傅海静老师。在她的帮助下我对人物呈现有了更好的把握。
洪之光在卡内基音乐厅化妆间为自己的独唱音乐会上场前作准备
耶鲁人:最喜欢耶鲁的是什么?耶鲁的经历为你带来了什么?
洪之光:在耶鲁我有机会学习到很多的曲目,大大拓展了自己的repertoire(曲目单)。在这里有很多一对一的coaching课,老师会教我如何演唱,同时他会为我弹琴伴奏,帮助我更好的打磨和合成,塑造一个成品。这里的教育让我从只会唱到可以唱得灵活。除此之外还有歌剧片段排练课、舞台表演分析课等等。有的时候回连续一周坐在桌子面前去思索,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到耶鲁之前我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实践上,而真正的表演也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这对我之后唱歌剧时的人物揣摩、人物关系构建方面打了非常好的基础。
耶鲁人:对于一直“一路开挂”优秀的你,内心支撑你努力的力量是什么?
洪之光:主要是对歌剧的热情和喜爱吧。这促使我一直努力去学、探索新的曲目。
耶鲁人:你在耶鲁求学期间典型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洪之光:耶鲁的日子是忙碌而幸福的。我是个早上必须得吃早饭的人,起得比一般唱歌剧的早一些,一般在7:30-8:00起床、吃早饭。9:30开始上课。上午一两堂课,包括视唱练耳,乐理知识课或者排练课。下午基本上是歌剧的排练、音乐作业以及一对一声乐技巧课。和中餐比我更喜欢吃西餐,尤其是开始健身之后,因为感觉西餐更健康(其中快餐除外)。晚上我经常去耶鲁的BassLibrary地下图书馆学习,背谱子、学学词。任务不繁重的话我会一星期去3-4次健身房。在耶鲁我还兼职去教本科生声乐。对待这个工作我格外的认真。这不是为了随便挣钱,糊弄糊弄就行了。我会全身心去总结,辨识和利用每个人的不一样嗓音特征,用心去教。我教过的学生后来对我都非常感谢。
耶鲁人:毕业之后在忙些什么?
洪之光:主要是在各地巡演,也经常在声乐方面教教学生。另外,我还在写一本关于声乐教学法的书,希望把国外的先进的理念传达给中国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少走弯路。亲身经历让我意识到学习声乐的方式上国内外有很大的差别:国内更多的是单纯的模仿,而在耶鲁我学习到了如何抽象描述声乐。声音是很不好教的,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在不同的系统中教学的方式很不一样。而我的教学法是更加综合的、兼具抽象和具体的。我非常相信因材施教,希望我的教学法最终能让学生找到自己声音的特点,能够自己做自己的声乐老师。
洪之光与歌剧大师多明戈在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泰伊思》演出结束后合照
耶鲁人:这么多年来,相比你也遇到过不少困难和挑战。能否聊一聊印象深刻的挑战?当时你是如何解决的?
洪之光:作为一个亚洲人,首先我遇到的是语言上的挑战。为了应对语言的需求,我的战略就是提早做准备。每个假期都会报语言班。08年我去了德国,09,10年去了意大利,利用暑假的时间提前去学习语言以及了解欧洲文化。后来语言不但没有成为自己的弱项,反而成为了自己的强项。
另外,如何面对不断而来的拒绝也是对我的一大挑战。作为一个歌剧演员面试被拒绝实在是件稀松平常的事。面试了10次能有一两次中了某个角色就很不错了。即便失败了也要继续鼓励和总结自己,尝试发现自己的不足,把自己最弱的一项变成最强的一项。歌剧遵循木桶原则,你需要修补自己最低的这块板才能让盛水的容量增加。面对失败我的反应是化悲伤为力量,苦练技术。作为歌剧演员需要有stagepresence,跟观众互动,用你的表演说服观众,让观众看懂你演的、你唱的。这些东西我自己平时在录像机前、在镜子面前回去刻意反复训练。我相信,让观众叫好的演出才是最好的演出。陶醉在自己世界中的演出中是失败的演出。
耶鲁人:能否分享一下你最难忘的舞台经历?
洪之光:在《仲夏夜之梦》里饰演布里顿的经历很难忘。那场演出对表演的要求很高。我饰演一位夸下海口的驴的形象,这对我的挑战很大。在第三幕我饰演一位武士,进行一系列荒诞的举动。当时尝试了好几次,导演还说做的还不够。于是我加倍努力地练习,排练结束之后依然在练。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表演历是《贾尼斯基基》。这个独幕剧非常有趣,短小精悍,整个剧只有55分钟,情节紧凑,非常好看。我在里面饰演第一男主角贾尼斯基基。对于不了解歌剧的人,我会首先推荐他看《贾尼斯基基》作为领略歌剧魅力的入门。有很多经典的歌剧时间都比较长,可能不太适合不太了解歌剧的人,比如《女武神》有5个多小时;《茶花女》、《卡门》也要两三个小时。
洪之光在纽约州立歌剧院饰演歌剧《贾尼斯基基》第一男主角
洪之光在中央城歌剧院制作歌剧《卡门》中饰演“斗牛士”艾斯卡米由
洪之光在中央城歌剧院制作歌剧《卡门》中饰演“斗牛士”艾斯卡米由
耶鲁人:成为在卡耐基音乐厅开个人演唱会最年轻的华人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卡耐基音乐厅开个唱的感觉如何?
洪之光:在卡内基音乐厅开个唱对我来说只是音乐路上的一个逗号。这不算什么成就,更不是句号。只能说这是在一个节点上对之前的学习和表演做一个提炼和概括。和学校的演唱会不同,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唱的曲目都是我自己按照内心最想表达的东西精挑细选的,只有这样的音乐才最能触发自己的情感,从而打动观众。我这个人有点完美主义的性格,总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到最佳。很感激这次经历,筹备这次演唱会对我的选择和筹划能力以及心理素质都有很大的提升。
耶鲁人:从“小胖墩”到“歌剧男神”,你的减肥经历可以说是一个励志故事了。能否和大家聊聊是什么让你决心减肥的?
洪之光:下决心减肥其实源自于一次被人嘲笑的经历。年我去参加一个audition,竞选《卡门》里的斗牛士艾斯卡米由。当时有位美籍意大利的评委老师,为了不让我听懂,他故意用意大利语偷偷和旁边的人打趣说“这个人想演斗牛士?是不是演牛更合适。”然而懂一些意大利语的我当时听懂了。其实我理解他们的决定,因为斗牛士是一位英雄,在他们眼里一个“亚洲的胖子”是没法撑起这个角色的。
收到这个打击后,我陷入了思考:当时自己处在一种误区之中,感觉越胖越有底气,也容易显得“成熟”。我问了六七个声乐老师肚子上有肥肉会不会让共鸣更丰富,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发声重要的事不是体型,而是针对自己身体结构的匹配和协调。这样才能发出发出最松弛、丰满,富有共鸣的声音。于是决定开始减肥。当时我制定了一个两年的目标,并且成功实现了。年时,减肥成功的我在康州歌剧院再次挑战《卡门》并且一下子就被选上了。作为亚洲人的我成功扮演了斗牛士的形象。17年在美国中央城歌剧院,还是《卡门》,我再次挑战一下子就被选上。我的内心有种倔强。从哪跌倒就要从哪爬起来。
和年的洪之光对比
耶鲁人:有什么减肥和健身的心得和技巧和大家分享吗?
洪之光:我觉得健身重要的是两点。第一,坚持。一定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要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一天练三小时,比起三天每天练习一小时肯定后者效果更好。健身超过一个半小时人的注意力就会降低,再往后就基本是垃圾时间,难以消耗更多卡路里了。健身最好的就是每次在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之间,高效充分地利用时间。第二,知识。很多人有毅力,但是有很多误区,对于健身方面的很多问题他们不懂。有的人前怕狼后怕虎。深蹲的时候觉得自己的膝盖会坏,骑一骑单车又觉得腿会骑粗,有的女生举举哑铃就觉得自己的胳膊会粗,或者觉得只做做仰卧起坐就能减脂等等,这些都是误区。他们需要扫清误区,建立正规的健身理念。健身和很多其他事情一样,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去做research,学习营养学。营养学和健身密不可分。我平时吃东西都会在心里计算一下卡路里。就像花钱一样,花多少卡路里得到多少回报,我的心里都会琢磨一下。有知识做铺垫能让你走得更远。有的时候我出去巡演,没有条件健身,也会思考怎么能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健身。这些都要靠过硬的知识。现在网上有很多视频健身课,包括Youtube上,有专业的健身教练和营养学家录制的视频,可以多看看。也有一些书籍和国外的杂志,比如美国的健身杂志Men’shealthy,我会常常翻看学习。
增肌和减脂上,有人说可以同时进行。我认为这个可能性很小,因为两者兼顾需要计算得极其精准。在我的训练中,增肌和减脂都是分开的,一般是大概两三个月增肌,一个月减脂。这个也分季节,我一般是夏天减脂,冬天增肌。
健身很重要的是从中找到乐趣,找到成就感。这根源源于自恋。对于初学者来说,记录自己身体的变化非常重要,这有助于找到成就感。另外,要用数字去记录自己的变化。我自己有个笔记本,会记录自己制定的目标和每一滴的进步,比如每次深蹲、握推、硬拉的数字以及次数甚至包括组间休息的秒数,我都会有所记载。
耶鲁人:今后你对自己有什么养的短期及长期规划?
洪之光:年轻的时会很享受舞台上的感觉,观众的认可和掌声虽然是短暂的十几秒,但那种喜悦是做任何其他事情无法换来的。到了中年往后可能会随着平时的积累往教学方面去转移,做一个称职的教师。当然,如果有其他的机会我也很有可能去追随,比如去创业做艺术品牌等等。
洪之光代表耶鲁大学参加年江苏卫视《一站到底》
耶鲁人:对想要学习音乐、以音乐为事业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吗?
洪之光:首先喜欢最重要。热爱能让你不断向前走、不断学习。同样重要的是努力。对于学音乐的人来说,没有太多的天才。还有就是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好的方法能帮你高效快捷地掌握。最后就是多听多看好的作品,输出的同时保持良好的输入。
想看洪之光现场表演的朋友有福利啦:
洪之光将在康州歌剧院(OperaTheaterConnecticut)制作普契尼大师的著名歌剧托斯卡(Tosca)中饰演男主角斯帕皮亚(Scarpia)演出日期为8月7日、8月9日、8月11日以及8月12日四天售票链接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sp/9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