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小王子 >> 小王子图书 >> 正文 >> 正文

仪式感是爱的载体,重视它的家庭,往往氛围

来源:小王子 时间:2024/1/24

仪式感这个东西,爸爸妈妈听起来好像是情侣之间、夫妻之间的事情,网上也经常因为过节女生要不要太重视展开激烈的争吵,一方认为过节开销太大,完全没必要,另一方认为过节很重要,是幸福的象征。

但是有一位网友说得就很好,她说,我们女生想要过节,不是说非得收成千上万的礼物,而是想要有仪式感,想要纪念在一起的日子。

对于家庭来说,仪式感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但是家庭的仪式感不仅局限于过节这一方面,还存在于各个方面,比如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等等,家庭的仪式感对于孩子来说也很重要。

因为这种仪式感能教会孩子很多东西,也能成为孩子美好回忆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爸爸妈妈重视起来吧。

拥有仪式感的家庭,往往氛围更和谐,孩子更幸福

其一,仪式感是爱的载体

仪式感在家庭里是一个范围很广的东西,小到每天早晨起床之后的一句暖心问候,大到孩子成人礼、结婚、父母的生日等等,拥有仪式感的家庭会在哪些专属于他们的日子里悉心准备,热烈庆祝,而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在这些日子里往往会简单带过,甚至是不关心。

前者在特殊的日子里会倍感幸福,因为父母和孩子已经期待了很久这一天的到来,可能是一周前,可能是一个月前,甚至是更久。

期待更久,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就会越强,在这一天也会感到更加快乐。日常中的小仪式感也会增加家庭的幸福感,所以这些孩子和父母会更享受每一天。

其二,仪式感是困苦生活里的一剂糖浆

之前某社交平台上有个热搜,标题是:“他的出现是困苦生活里的止疼药”,内容讲的是恋爱,可是用在爸爸妈妈和孩子身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生活本来就是苦的,所谓的幸福感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对于爸爸妈妈来说,孩子的出现就是止疼药,因此孩子的出生、周岁礼、生日、成人礼、结婚等等都是值得重视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又何尝不是孩子生活里的一盏明灯呢?

对于爸爸妈妈和孩子来说,生活充满了变数,让爸爸妈妈和孩子头疼,可是仪式感可以消除这些烦闷,让爸爸妈妈和孩子犹如吃到蜜饯般开心。

仪式感不是虚无缥缈的,他是爱的载体,孩子会受益匪浅

仪式感象征着重视,也是幸福的体现

孩子又没有仪式感,不是天生的,而是爸爸妈妈对孩子潜移默化地影响造成的。曾经有位妈妈说,自己在跟孩子他爸恋爱的时候就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人,出院的时候会让孩子他爸送花,节假日、纪念日两人也会庆祝,虽然那会儿条件不好,可是他们会在家做一桌好菜,点上蜡烛、关上灯,好好庆祝。

有了孩子之后也是这样,特殊的节日里会叫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亲戚朋友聚一聚,所以他们家一直是很和睦的。孩子现在上大学了,仍然很喜欢回家,喜欢过年过节回去看看老人。正因为重视,才会用心准备,正因为用心准备,对方才能感受到爱。

仪式感与金钱无关,它是和谐的象征

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条件在每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叫上所有亲戚朋友去聚一聚,有些家庭连日常开支都很难供得上,可是,仪式感和金钱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

身边有位朋友,他刚结婚有孩子的时候面临很多困难,连我这个旁观者都觉得喘不过来气,按理说他们应该每天都努力挣钱,没有时间想仪式感这种东西。

可是,他从小受到有仪式感的妈妈的熏陶,所以下班回家在路上看到好吃的会给孩子和老婆买,节假日、纪念日也会准备小礼物。这些东西本就不用多少钱,可是对于他们家来说,却是无价的幸福。

教会孩子仪式感,不仅有助于幸福感的增强,也有助于学习习惯的培养

首先,在学习习惯上培养孩子的仪式感

有位成功人士做一个研究,喜欢读书的孩子与家庭氛围有没有关系,里面有一个案例:某个家庭里,妈妈因为是老师,所以习惯晚饭过后和早晨起来去备课、批卷子,后来有一天出去接水,看到孩子在他的小书桌前面也看给他买的童话书,她问孩子:“你在干嘛呀?”孩子说:“妈妈在干嘛我就在干嘛啊。”

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到底是干什么的,他还以为这个时间点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呢。所以,在琐碎的时间里,养成固定的仪式感,有大用处。

其次,生气后的仪式感更容易增进情感

网上有位妈妈在处理家庭矛盾上很有一套,她给孩子一堆卡片,有道歉卡、解释卡、跳过卡,休战卡、生气卡……她规定每次爸爸妈妈和孩子生气之后,必须用这个卡,每张卡都是有限的。

这么些年来,用卡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了,孩子和爸爸妈妈也都养成了生气过后立马解决的好习惯,所以,这位妈妈说她很少在这件事上操心。生气过后的仪式感可以是立马解决,可以是先冷静一段时间再解决,可是应该有固定的习惯,才不会让矛盾过夜。

最后,培养生活上的仪式感能增进幸福

生活上的仪式感其实不像节假日一样,而是存在于生活中的小细节,比如说早起之后的问候,睡觉之前的晚安,做家务之前穿上舒适的衣服,睡觉之前换上睡衣,每天在花瓶里换新的绿植、鲜花等,想象一下,爱花的家庭,一起床之后,爸爸妈妈和孩子都能看到蓬勃生长的绿植,是不是一天都会拥有好心情呢?

培养孩子的仪式感,真的很简单,就从早起之后的问候开始吧。相信仪式感会成为爸爸妈妈和孩子平淡生活里的一束阳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ts/12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