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小王子》时,看不太懂,只能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就知道小王子是个外星人,他是个小孩子,他因为和他的花闹了别扭做一来到地球上……
再读《小王子》时,我已是一名三尺讲台上的老师,细细品味,才发现这个故事是多么的精彩,更重要的是,这个故事蕴含了一个哲理:用美好的心灵去看待世界。于是在后来的从教生涯里,我都用心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用心去教育我的每一个学生。
年春节期间的冠状肺炎蔓延,宅在家中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整理书桌时看到那本遗忘多年的《小王子》,于是在阳台的藤椅上就着阳光三读《小王子》,一个内容简短语言朴实的童话故事,但我更想把它推荐给所有大人。
这本“为大人们写的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只是一条道路,一个途径,走向人的境界,而人又是在永恒中不断完美的形象。人的存在是为了与人联系,只有用以交换,生命才有意义。人生来是孤独脆弱的,需要寻找什么东西来支撑依靠。爱无疑最能够赋予生命这样的意义感。我想,人或许真是为爱而存在的吧。爱,其实意味着承担和痛苦。人是痛苦的,并且是在痛苦中幸福着的——人的幸福在于对一个责任的承担。在爱里,责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荣幸,因为你的“玫瑰”是你“驯养”了的,是你独一无二的;责任不是被动的,而是心甘情愿的,因为作为一个存在的人,责任的承担则证明了人之为人的价值。
《小王子》一直由孩子口吻讲述的人性故事。从一朵花,到一只狐狸,再到一个人。小王子可能最开始是被花的多娇给吸引了,直到他遇见了狐狸,才慢慢开始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独一无二,而最后的“我”当然是他环游七个星球后交到的第一个人类朋友。最开始,确实觉得小王子的想法非常天真,有感觉到似乎这本书有点童稚,可在他慢慢探索星球的过程中,让我感受到了这本书的深刻主旨:追求人的真善美,然而现实中的人却是空虚、盲目、愚妄的。
还记得小王子在探索完前几个星球的时候都会说:“这些大人真奇怪!可能这就是现实的写照,大人们总是不能明白孩子的世界,孩子们也总是捉摸不透大人们到底要些什么。”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最后小王子在经历一番探险后,对“我”说的话:“这将是多么好玩啊!你将有五亿个铃铛,我将有五亿口水井……”这是一个平实的故事,一个童话。但这仅仅是一个童话吗?它用那么平实的语言,来向你倾诉着一些隐藏在事实背后的东西,那些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就像小王子所说的:“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
所有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但我们是一群既不属于大人也不属于孩子的群体,我们的心是应该和大人般,还是如同孩子样?
孩子的世界里,天空可以是红色的。就好象也许1万个大人都会说修伯里画的只是一个盒子,可是小王子却看到盒子里,一只健康快乐的绵羊在睡觉,而且盒子里还放满了足够的草料。大人的想象力的翅膀会变得嬴弱甚至到了最后,完全丧失了它;大人们仰望星空,却感觉只能看到星星而不是许多善良的眼睛在眨动。
长大了就一定是好的吗,还是说孩子的纯洁是完美的呢?我陷入了沉思。我们是特殊的,我们不再是孩子,也不会成为那种“大人”,我们活在了现在。在这个神奇的年代,一般的纯洁,天真似乎已经不再如此重要,当然亦不可失去。我们的未来是在我们含有这颗心的同时,进一步成为一个“完全的大人”。拥有纯洁,不失风度;保有天真,不失求知;享有快乐,不失刻苦。这才是我们这个特殊群体应有的存在方式。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曾住着一位小王子,纯真善良,坦诚可爱,可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许我们已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附加着现实条件,情感交流更是浮于表面,似乎再难交到真心朋友。但是我们可曾想过,在索取一段感情之前,我们是否已经付出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来使彼此变得独无二?真正的友情应该就像是小王子与小狐狸,彼此付出,彼此需要,若是到了该离别的时候,为了对方能找到真正的幸福,纵然心中有千般不舍,也只是轻轻地道一声再见。有时候,真不知是应该羨慕得到了麦子颜色的小狐狸,还是驯服了狐狸的小王子。或许,现在正是时候来轻轻摘掉那副世俗的面具,悄悄打开我们紧锁的心门,怀着赤诚之心去寻找属于我们的小狐狸。
成长使我们变得孤独,岁月让我们磨平了棱角,时光则是把每一位天真烂漫的孩子都变成大人,让他们迈入之前并不理解的世界。所幸在这个冷漠疏离的世界中,还有一位小王子,看尽了一切人情冷暖,尝尽了万般世态炎凉,却还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从黑暗中寻找光明,用心灵感受世界的美好,最终在游历过广袤的太空之后,选择回到B星球,珍惜爱护那朵属于自己的玫瑰花。
“每一部童话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它会随着你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验而呈现不同的面貌,因为童话并不象刻板的老师一样要硬塞给你一个道理,而是通过有趣的故事启发你去思考人生。当你最终尝到了作者藏在书里的果实后,再比较一下最初阅读时的无知,你会看到时间的痕迹,看到自己的成长,看到岁月对自己的馈赠。”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ts/13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