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小王子 >> 小王子图书 >> 正文 >> 正文

快微课

来源:小王子 时间:2018/5/23
课长说

暑假各大培训机构里最火爆的当属奥数班了!据调查,杭州某知名公办小学五六年级一个班里80%都在学奥数。暑假,更是家长眼里“反超”的好时机,怎么能放过?

在很多家长看来,暑假班其他可以不报,奥数是一定要学的。

事实上,在是否要学奥数这件事儿上,让家长说不,几乎不可能。别人家孩子都在学,我孩子不学不就落后了;升学有加分;多学一点总没坏处吧……

但是,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的理科爸爸“老码农”在看过小学生的奥数题后,却并不这样认为。今天,课长将这位奶爸的文章推荐给大家。

老码农: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的理科奶爸。教育专栏作者

老码农这篇文章从奥数讲义的内容出发,实例结合理论,且援引了国外哲学家的方法论,只为跟各位家长剖析学奥数的利弊,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思考,帮孩子走上一条最合适的成长之路。

文丨老码农

前一阵,我看到一些批判奥数的文章,提到奥数里有一些无厘头的脑筋急转弯题,对学生的逻辑能力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而有些家长表示,这些并不是奥数的主流,奥数对于训练孩子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是有帮助的。

出于好奇,我就去比较有代表性的奥数网看了一下小学奥数的学习内容。

然后.....虽然本人在清华混了个本科毕业,可以算是在学霸堆里呆过的、有点见识的学渣,但看完还是震惊了!

先看小学六年级奥数的内容目录:

这水平......即使相当于美国高考的SAT考试,其中的数学部分恐怕也不过是这个难度吧。

和中国小学生比起来,美国的中学生简直都是学渣中的战斗机了。

带着敬畏的心情,我接着随意看了几条详细的内容:

二进制小数

我敢打赌,我的大学同学里,现在还能把二进制小数换算做对的应该不会超过三分之一。

可我们是计算机系的毕业生啊!

另外,我曾经面试过的很多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估计都不会算这种题。

让六年级的小孩学二进制,而且是小数的计算,用意是什么?真是莫名其妙!

排列组合

看到这个,我不禁想起了我高二时的烦恼。

当时就觉得排列组合太烧脑了,那次期中考试我数学差点没及格。

可是现在六年级的小孩就要学这些,是因为这二十几年里人类的智商进化太快吗?

图论

看到图论,我彻底无语了。这是我们大学三年级的必修专业基础课,而且是相当难的一门课。

让孩子去上这种课的家长,真的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

一叶而知秋,其它的内容我觉得可以不用再看了。简而言之,我认为奥数这个东西就是用来坑孩子的。

学习数学有没有用?肯定是有用的。

我也不赞同另一种极端的观点,说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数学无非就是加减乘除,连开根号都用不上,所以数学学多了是浪费时间。

记得大一的时候,我们和数学系的同学一起上了两个学期数学分析课,我当时也很不理解,因为我们计算机专业主要用到的是离散数学,高数的实用性并不大。

当时老师解释说高数就是头脑体操,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数学是用来锻炼思维能力的。

但是,小学生学奥数,就相当于让三四岁小孩去举杠铃,这根本不是锻炼,而是一种摧残。

我和一位好友也聊过奥数的话题。他属于那种不功利的家长,让孩子上奥数的目的是培养逻辑和思维能力。

而我的观点是,逻辑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在小学的教学大纲里已经体现了,与其去上超纲的课程,不如把大纲内容吃透。

现在小学的代数和几何内容已经比我们那时候的难度增加了不少,如果家长觉得还差了这么多,难道全世界制定教学大纲的教育专家都是一群白痴吗?

可能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俩谁也没有能说服对方。

但是我还是想说,小学生学这些内容,除了极个别的天才儿童以外,想真正理解是不可能的。

要想把题做对,只能是死记硬背题型和解法。

而养成了这种学习的习惯,对于他们将来的学习有害无益。

小学数学的概念少,死记硬背有用,能提升成绩。

但是到了中学,要学习的概念成倍增长(更不用说大学了),如果不深入理解概念而只是记题型的话,就只能疲于奔命了。

我们可以做一个排列组合题:

假设中学数学只有个概念,难题至少会组合两个概念,那么题型就会有x/2=,种。

如果组合三个概念呢?xx/6=20,,种,这就是天文数字了。

为什么中学和大学学习好的学生大多显得很轻松?

因为他们只需要理解这个概念并融会贯通,看到难题后是通过自己的分析来找解决思路;

而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习惯了通过题海战术记住数以万计的题型,看到难题要使劲回忆它属于哪一个题型,如果这个题型没有遇到过,就茫然了。

要把事情做好,方法正确比勤奋更重要。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背后就是这个道理。

有的家长要说了:如果我的孩子真的有能力透彻理解这些内容呢?

那么,他绝对是百年一遇的天才儿童,家长培养他的目标应该是世界级的科学大师,而不应该只满足于某个中学的所谓“优才班”。

取这种名字就很可笑,会考试的就是优秀人才?还有什么“素质班”、“创新班”,亦同此理。

即便这些班名符其实,可不管孩子具备优才、素质还是创新能力,学校“培养”来“培养”去,核心目标其实都一样,无非是能考高分而已,这不是毁人吗?。

未来的科学大师需要有真正的大师指导,而考虑到培训机构的奥数老师自身的水平和课程的设置,他们恐怕并不具备指导天才儿童的能力。

家长如果不确定自己孩子是不是天才,起码可以不让孩子去接受错误的思维训练,导致最后泯然众人。

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当时还没有什么课外补习班,学习成绩都是比较自然的结果。

课外补习班的策略,本质上是瞄准了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这样一个大群体,让他们牺牲大量业余时间、采用错误的方法、透支后劲和兴趣来换取成绩的提高。

再以此来倒逼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使他们产生危机感,从而作出错误的选择(也就是跟着去上课外班,牺牲长期的学习能力换取短期的成绩),最后达到良莠不分、鱼目混珠的效果,形成整体的恶性循环。

家长的升学焦虑很常见,但是教育和孩子的智力发育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并不会完全匹配家长的期望。

家长在错误的方向做得越多,对孩子越不利。但是在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下,急功近利的做法还是很多家长无奈的选择。

其实,在小学阶段,只要孩子智商够用,上课能认真听讲,放学能完成作业,不管成绩如何,都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学习能力的提高就像孩子长个子一样有其自然规律,何必拔苗助长呢?

孩子的业余时间应该多去户外活动、扩展视野、培养个性及综合素质,因为未来孩子的工作和生活需要的可远不仅仅是应试能力。

至于别人愿意做什么,那是别人的事情,而作为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先要让自己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不盲目跟风。

课长知道,读完老码农这篇文章,很多家长肯定有话要说,留言区等你哦!

图文编辑:小石头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本文来源于老码农的杂货铺(ID:coderlmn)。文章重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精彩推荐:

京杭名师(东皮先生,言芳老师)联手打造最有趣有料有效的小古文秋季课程

最有效的暑假收心大法:开学前跟着经典学写作超炫酷的数学阅读

孩子说不学就不学,还要父母老师做什么?!80%家长误读了快乐学习

暑假如果没坚持做这件事,开学后要多花六周时间才能补回来

接下来几乎每天都有语文名师带你深度阅读经典好书

国内顶级名师支持的教育自媒体

↑↑↑

长按







































治疗白癜风费用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ts/23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