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小王子 >> 小王子图书 >> 正文 >> 正文

荐书周保松小王子的领悟

来源:小王子 时间:2021/8/16

这是一本非常美妙的哲学小书,哲学两个字容易让人觉得沉重,但这本书却格外轻且温柔,从装帧,排版,插画到文字,都简单干净,又恰恰好能敲在人的心头。尤其适合我们这些身处现代社会处境之下的个体。

关于小王子,关于玫瑰,狐狸和驯服,已经有太多的话题和讨论,然而周保松的这本书却仍能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他个人读《小王子》的心得体会,更是他个人的哲学思考。

现代人的孤独

关于现代人孤独的处境。

小王子在旅行的开始,造访了多个星球,他遇到迷恋虚无权力的国王,沉迷赞美的虚荣者,耽于计算拥有的生意人,他们都是孤独的,这不仅仅体现在他们独自生活在只有自己的星球上,更体现在他们的“拥有观”上。

这种拥有观没有真正的使用和珍惜,也无法建立起真实的对等的拥有关系,拥有上万亿颗仅仅代表数字的星星,也比不过小王子拥有一条他系在脖子上取暖并好好爱护的围巾带来的满足。

周保松写到,迷恋权力,妄求虚荣,追求金钱,或多或少是现代人的一些写照,也是带来孤独的一个诱因。

他提到,虽然《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不是社会学家,也没有深入去扩大这个话题,但一定是意识到了“在高度商品化,理想化和原子化的现代消费社会,个体越来越难和人建立起内在的、亲近的、非工具性的联系。”

所以才有了书中的感慨:

人类再也没时间了解任何东西了。他们都到商人那边去买现成的。可是由于贩卖朋友的商人根本不存在,所以人类就再也没有朋友了。

显然,除了个体的原因,这种社会处境也导致了属于人的社会性的缺失,人们更容易活成一座孤岛,所以才会滋生出内心的荒凉寂寞。

书中还提到另一个诱因,即理解的受限性。为小王子画绵羊的飞行员不能理解他对绵羊可能会吃掉自己玫瑰的担忧和心碎。

不要说小王子和飞行员,我们和在乎的人之间也存在非常多的不理解。父母也许不理解你单身的选择、工作的选择、生活方式的选择,你也不能理解父母为何不能理解你的选择。

周保松指出,这是因为同理心很难,由于环境、背景、生活状态、认知等等存在的不同,真正的感同身受是不存在的。理解的受限性会导致人产生自己不被他人理解的痛苦,进而陷入到不被理解的孤独之中。

理解并接受理解的受限性是非常必要的。正是因为意识到这种有限性,才能意识到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存在,都同样值得尊重,我们更应该去尊重、体谅和关心那些我们在乎但却未必能够好好理解的人。

但这并不代表孤独是必然的,完全没有出路的。

出路在驯服。

驯服

关于驯服。

最美妙的部分当然是小王子对驯服的领悟,经由驯服狐狸的过程,那朵玫瑰重新成为了他独一无二的玫瑰,狐狸从此收获了麦子的颜色。

懂得了驯服后小王子面对五千朵玫瑰,认为它们都是空的,全部加在一起也比不得他的那一朵。这一段周保松写得也十分动人且深刻。

但令我惊喜的是周保松另一重思考的美,听了小王子那一段话的五千朵玫瑰该做何感悟,该如何活?没有驯服他人也没有被他人驯服的她们是空的吗?

要知道驯服是需要双方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有时无论一个人多么努力,也永远没法保证有好的结果。

周保松指出了驯服关系中的双重自主性。

驯服的关系里既要捍卫自己的自主性,又要尊重对方的自主性。“这种双重自主性加上生命的偶然性,使得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在时空的某一点能够恰好相遇然后彼此驯服的几率,变得极小。缘分之难,即在此处。”

但是那五千朵玫瑰也不必为此哀叹,除了这种要依赖一定机缘的驯服他人,周保松给出了狐狸没有给的选项,她们还可以选择驯服志业或自我驯服。

有很多人主动倾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在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上,视为终生的志业,即找到愿意为之奉献时间和精力的理想。这志业也反过来安顿了她们的生命,让他们在没有遇见属于自己的小王子的时刻,也一样拥有丰盛的生命。

即使连这样的理想也没有,五千朵玫瑰也不必自我否定,她们还可以选择自我驯服。了解自己和用心善待自己同样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的孤独甚至不来自于外界,一些压力、不满和欠缺感更多的源于己身。真正地向内倾听和求索进而自爱自珍对生活在当下社会的我们太重要了,网络和媒体的发达有时在渲染甚至鼓动焦虑,让我们对自我的需索有并不正确的认识。

身边有很多中上等水平的人有时会焦虑自己很差,大多源于网络上对优秀个体的渲染和鼓吹,对成功界定的各种量化。其实认识到自己的特别,提防庸碌和无聊,做一个有趣点的平凡人,就完全值得骄傲。

自我驯服的过程正是让我们清晰地辨别哪些焦虑并无必要,进而从自身获得自我肯定和满足。

自我驯服往往被忽略,但却是驯服他人和驯服志业的真正基础。

从这个角度出发,即使我们是独立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个体,我们也一样可以不孤独。

除了这两点,书中还有很多让人惊喜的点,比如关于选择,关于个体如何对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做出影响,关于成长,关于幸福感的获得。

周保松在这本他个人读后感的书里,既关心个体面临的困境,也关心全人类的社会走向,以及个体能为之做出的好的推动。这似乎是我看到的一些理想主义哲学家的通性。但没有任何说教的口吻,非常可亲。

这本书很薄又很好读,没有任何艰涩感,但和《小王子》一样,读过后回味无穷,特别推荐给你们。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ts/91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