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分时间和空间两大区块,空间套用在时间上摩擦生热。于是从古至今,我们给自己规定了很多仪式感,让我们所谓的空间在不同时间折叠—伸展—折叠—伸展。
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知乎有个高赞回答,仪式感为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和动作,标定着它背后的精神内涵。其实就是“仪式感”让平凡的我们在这平凡的生活中可以不平凡。
回顾身边的朋友们,你会发现那些活得精致的女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就是仪式感,她们将自己过得像诗。她们会上班的路上去买杯咖啡,下班经过花店送自己一束鲜花,下雨天也能一个人在家喝杯红酒看电影,生活的每一步他们都是让仪式感充满在其中。
在电影《小森林》中,主人公市子从都市回到乡村种菜、做饭,过着自给自足的独居生活,但即使是一个人的生活,没有家人的陪伴,她依然很用心的生活,与美食和大自然作伴,度过春夏秋冬。
在日本,有一个饭前仪式,我相信经常看日剧的小伙伴肯定发现了,就是日本人在吃饭前都会说一句在拿起筷子吃饭前,不管长幼,他们都会先来句“いただきます”(itadakimasu)“我开动了”再开始吃饭,而且要双手合十,其实这句是敬体形式,表达「得到」的自谦,以表示对食材以及厨师的感谢。
现代人的仪式感更是多种多样,比如在平常事前冠上序列词,如“今秋捡到的第一片落叶”“年的第一次见面”,经常是拍照一分钟,准备两小时;再比如旅游后必须完成手帐、吃东西要看餐具等等,其实我们的日程简单罗列为吃饭、睡觉、工作和坐在窗边发呆,但这一切因为有了仪式感有了新的意义。
追求仪式感,不等于浪费钱。人生海海,当我们觉得这个重要,那就是我们觉得仪式感存在的理由。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yl/12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