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全文共字
每晚十点更新/每天推荐一本书
七月精选书单《失明症漫记》
01
作者:[葡]若泽·萨拉马戈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出品方:新经典文化原作名:EnsaiosobreaCegueira译者:范维信出版年:-2
推荐人:
食安推荐指数:9.3
书评:
是不是看书看到一定时期就看不见公主与王子的幸福生活了?(咆哮)
最近看的每本书都在讲述苦难,苦难里的救世精神,从苦难里生长出的人类之光,要不然就是看似幸福生活里暗涌的各种矛盾。
白色眼疾大概是有深意的,我想可能是为了说明开头的那段:如果你能看,就要看见,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观察。如果你不看见就不如不能看。
最后一幕女主角望向天空想,现在轮到我了。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想了一下以后他们要怎么活下去,是带着伤痛和悔过重建社会还是选择性遗忘一切欢天喜地庆祝熬过灾难?按照结局的惯性我觉得可能是遗忘,或者说是抹灭,把这段历史从记忆、史书里抹掉,只留下一个传说,人类的勇敢战胜了可怕的病魔。
一切历史、文化、社会现象都可以轻易的因为一些人的私心被歪曲变形,揉成适合社会秩序、喜闻乐见的形状被展现在后来者面前,以此巩固自己捍卫的东西。
我原本以为他们是因为失去了眼睛才这样的,后来我想了一下,穹顶之下他们失去了自由,时间之墟人类失去了明天,文革中谁都没有失去什么然而大部分人获得了原本失去的权利,好像当人,莫名其妙的就拥有一些厉害的东西或者莫名其妙的就失去一些厉害东西的时候,都会有种范进中举的反应,改变破坏秩序,破坏秩序等于灭顶之灾。所以到底是英雄源于苦难还是苦难源于英雄?
可惜失明的人最终复明了,人类社会最终不肯彻底病下去,作者以其怜悯之心给我们这些没病的人留了口气。我还想知道否极泰来对人性是否适用来着。
最后,在看这本书的那些天,我走路的时候看见小区楼下树上冒出来的绿芽都会停下来仔细盯着看一看,觉得眼睛能看见路,能看见好看的风景真棒。
《目光》
02
作者:陶勇/李润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品方:白马时光出版年:-10
推荐人:
帽子菌推荐指数:9.1
书评:
这本书是陶勇医生的随笔集,是一名医生的沉思录,也是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启示录,从一名医生的眼睛和心灵出发,关于对医学初心的坚持、对生死病痛的认识、对善恶世相的思辨、对未来医学事业的展望。
这本书真的是一直哭着看完的,对于我来说就特别的感动,看到了人生的苦难,看到了一名医生遭遇不公后的所思所想,看到一个普通人对医学的热爱,看到一个可爱阳光温柔善良的人不忘初心,一直在医学路上的坚持,真的是备受鼓舞和温暖。
人生是会充满烦恼和苦难的,我们怎么样看待这些,你怎么度过这些时光,其实我们是可以决定的。但是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所做的选择会不同,其实没有对错,就是让自己不迷失,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在舒心就好。?幸福是一个过程,从来不是终点。
?
《在轮下》
03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原作名:UntermRad译者:张佑中出版年:-7
推荐人:
少年朝食推荐指数:10
书评:
这是另一个版本的《纳尔齐斯与戈尔德蒙》,只是更普通,更世俗,更抑郁。
海尔纳与汉斯两个人,尽管同样像纳尔齐斯与戈尔德蒙一样展现出感应与理性的不同,也在不同方向的学业上各有天赋和悟性,然而却没能同该书的结局一样在各自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只是不可避免地在这本书中,在普世价值观和学校教育制度下陨落。
作者花了大段篇幅来描述这两个拥有天赋与骄傲的少年。模范生汉斯以敏锐的理解力、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踏上一条攀登知识顶峰的自己的道路。而海尔纳感性的思维使他可以对一切事物加以幻想色彩描绘,他是一位自带忧伤气质的怪人,更是一位诗人。
他凭借着一股汉斯自己所缺乏的魔术才能在天际遨游,在神仙般的自由与烈火般的热情运动,鞋底长了翅膀似地腾空而起,凌驾于他和他一类人之上,宛如荷马诗中的天使。
但这些闪光点在学校教育者看来,都抵不过逐步下降的考试排名。再加上青春期血气方刚时犯下的错误,海尔纳被打上锐化变质的标签,连带着汉斯也一齐被放弃,被无视,被置以无端的怀疑和蔑视。
“一个学校老师宁愿在她班上有几个笨驴,而不愿要一个天才……就像这样各个学校都会反复演出这种法规与材质之间斗争的戏剧,同时我们也一再能看到,国家和学校在不余遗力地设法连根铲除每年都会冒尖的、思想比较深邃、比较可贵的天才。总归首先是那些为教师们所憎恨的那些经常受罚的、逃跑的、被开除的学生,他们后来丰富了我们民族的财富。但也有一些,谁知道有多少呢?——在无声的反抗中,消沉了,被埋没了。”
诚然,教育制度的职责和任务是“束缚和铲除年幼男孩的本性粗野的力量和欲望,代之以树立一种宁静的、适度的和国家认可的理想……学校必须摧毁、征服和强力限制这种自然人。
它的任务是按照官方批准的原则,把他们教育成社会有用的一份子,唤起他身上的某些品质,这些品质的充分培养,是靠营房中的严格训练来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这种原则下自然不能指责校长与老师、以及所有认同这种教育制度的人们是对青春年少的加害者,但可怜的汉斯确实在日复一日的压榨透支下出现种种抑郁症状——起初是头痛,之后是源于海尔纳的忧伤产生的压抑和折磨,再之后是难以集中注意力、精疲力竭的空虚感,最后产生自杀念头。而海尔纳则在无数的针对和压抑之后选择了逃跑。两颗闪耀的星辰被人为地、无法挽回地击碎了。
汉斯死了,海尔纳在稚嫩的倔强反抗失败后失去消息。
空下的课桌在校长心中留下一闪而过的气恼、忧虑和难过,但很快,作为一个勇敢的、精神上很坚强的男子,他最终还是把这种无用而又悲观的疑虑从心灵上驱走了。
对此,“我们不能说学校的老师没有感情,是思想僵化和失去灵魂的学究。”
毕竟连人们也只是说,“你要好好干啊!你知道我们全都对你寄予希望呐。”
《无比美妙的痛苦》
04
作者:[美国]约翰·格林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原作名:Thefaultinourstars译者:卢宁出版年:-9
推荐人:
夏恩-Shane推荐指数:9
书评:
海榛因为肺癌一直使用氧气瓶辅助呼吸,即使有一种药物控制着肿瘤,全家还是一直笼罩在小心翼翼的氛围中。
海榛的生活一直处于灰色的状态。直到一个叫做格斯的男孩的出现。
本以为这是一个关于男孩陪伴病重女孩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的老套小说,没想到到后面却逆转,并不是女孩有救了,而是男孩的骨癌又回来了…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并没有把格斯的死渲染成悲剧的终点,作者以如此真实的笔触讨论死亡。格斯的死可以说是帮助海榛成长的一环。
在全书的最后一章里,海榛终于解开了自己的执念,她眼中的这个公园一角,一派豁达平和,天堂和死亡、宇宙和遗忘,普通的一家三口和平凡的一天,一切融汇同一。
我想,格斯带给海榛最珍贵的礼物,就是帮助海榛练习了一遍死亡,而让自己意识到当自己处于面对所爱之人的离世时,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这个时候,她也放下了自己对父母自以为是的担忧。
就像最后她手里拿着格斯写给彼得·范·豪藤的信时,终于明白了这句话,
“在这个世界上你没法选择受不受伤,但选择让谁来伤害你,自己倒确实有几分发言权”。但是不管怎样,“你在有限的日子里给予我永恒,非常感谢你”。
就像彼得·范·豪藤说的,“有些无穷比别的无穷更大”。
最后,很庆幸他们学会了隐藏在痛苦里的可以治愈生命创伤的巨大奥秘,好好地说再见。就像在格斯的葬礼上,海榛在脑海中说的,“办葬礼是为了活着的人”。
《水4.0》
05
作者:塞德拉克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译者:徐向荣
推荐人:
Sususisi~推荐指数:9
书评:
1.0:古罗马喷泉公共浴室,溢水盆。那时候没有泵,把上游江河湖水引入城市。
2.0:饮用水的处理,避免了很多水媒疾病(霍乱,伤寒等)
3.0:污水处理厂,大规模工业化水处理方式出现。
4.0:人口气候环境巨变下的现当代水系统。
全书按时间线来写,从罗马人修建喷泉和公共浴室开始,上水从上游的江河湖饮水,下水最初是排到下游,还有尿液和粪便的处理。
最开始人们科技没有那么发达,垃圾种类也没有那么丰富,所有污水可以用于农作物生长。后来科技发展之下,有更纯的更高效的肥料(化肥)逐渐出现,粪便和尿液这种商品就没那么值钱了。
我一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yl/8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