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小王子 >> 小王子读后感 >> 正文 >> 正文

明丽谈心如何养成皮实的反PUA体质,

来源:小王子 时间:2024/10/7
当你同意别人对你个人价值的贬低时,被PUA就达成了。一PUA造成的悲剧不再赘述。如果还不够了解,可自行百度。从国外“搭讪艺术”“快速吸引”等类别快销书呈现的方法论,到有人嗅到里面的商业和金钱的气息,在线上线下兜售快速推进感情的“技巧方法”,甚至组团进行感情诈骗。PUA被我们认识是从两性情感领域的坏名声开始的。PUA的实质是通过使用一些方法或者套路,对对方进行精神打压或贬低,利用对方心理的低就屈从状态达到精神控制的行为。从精神控制这一广义的PUA概念来讲,PUA远比我们认为的更为普遍,也更为隐匿,甚至可以说在生活中和职场里PUA处处可见。比如家庭中,有些父母会对子女说,“你咋这么笨,这么没用,考试分数这么低,爸爸妈妈这么辛苦供你读书,你真对不起我们。”再比如职场,“我跟你们讲,加班多是好事情,加班多说明老板重视你、敢把工作交给你。要是你能力不行,没有老板给你活干,你就离失业不远了。好的老板,就是不断给你活干,天天让你加班,这才是真的对你好。”如何识别“隐形”PUA,并且养成“皮实”的反PUA体质是今天想说的重点。二PUA所谓的方法技巧,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心理学。对,你看的没错,他的理论技术确实脱胎于心理学,具体说是心理学中的NLP流派。NLP,译作身心语言程序学。NLP技术的研究者认为,人类的神经语言行为可以像计算机编程一样进行程序化,通过输入特定的指令,就能达到特定的结果。所以你看,任何科学技术就像武器一样,本身无所谓好坏,就看武器握在谁的手里和用它来做什么?NLP被有的人用来治愈,促进个体成长,突破限制和束缚,也会被有的人用来作为对别人进行精神控制的武器。三PUA最核心的步骤可以归结为以下核心的三点:1.抬高自己,虚假提升自己的价值;2.贬损对方,使对方产生你高我低的心理错觉;3.制造借口或机会,让关系得以继续或推进。一个人被PUA,被精神控制是从失去自信,进而失去自主开始的。在一段关系中,一方自我价值感的显著急剧降低可以视作被PUA的一个显著标志。攻击一个人自我价值感的方法通常是放大缺点,以偏概全,把偶然的、暂时的短板归结为必然的根本的人格缺陷。比如,“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干什么行啊你”,“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猪脑子吗你是”。这个事情做不好,可能只是暂时做不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肯定会做得越来越好;这件事可能做得比别人差一些,但是在别的事情上是有优势的……有PUA倾向的人,会有意把这种暂时的局部的小问题,夸大为整体的、全局的一种缺陷。如果同意了这种逻辑就造成对自我价值感的贬低,再加上对方自我价值的虚假抬高,会造成双方个人价值的人为操控落差。被贬低的一方,会认同自己是不重要的,不需要被尊重的,对方的意志才是更值得被尊重的。从自信的丧失到自主的让渡,这样一对PUA的关系就形成了。所以,养成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对自己有如实的接纳和理解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我知道自己的优点也知道自己的缺点,知道自己的短处也知道自己的长处,我就是这样一个完整的人,所以在任何人对我评价的时候,我会客观去倾听,也许他说的有一部分对,然后我就会接纳,也许有一部分是基于他的错觉,甚至是他的不理解或者故意打压,那我就会去拒绝或者选择忽略。所以,只有我们对自己价值的判断是真实和稳定的,是基于对自己的全面客观了解基础之上的,这样的自信才是“自信”,而不是穿着“自信”同款的“他信”。在这里需要区别,PUA对一个人自我价值感的全面否定贬低和就事论事指出缺点错误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就一件事情,做事的方式方法,沟通效果,程序技巧等进行探讨和碰撞,但这是基于尊重多角度和差异性,是为了成长和提升。而PUA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贬低让一个人相信自己一无是处、一无所能,只有顺从对方的意志行事。两者是术的差异,更是在道的层面完全不同。四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我与你”,一种是“我与它”。这是马丁·布伯《我与你》这本书中所说。这两种关系的意思是,当我把你看作是实现我的目标的工具和对象的时候,关系就是“我与它”;当我放下了我的预期和目标,而与你相遇,这时的关系就是“我与你”。PUA所构建的关系显然是“我与它”。我与它的关系本质是利用和掌控,运用的是权力规则,就是试图建立一个“我说了算的领域”。其实,我与它的关系在社会组织结构中必不可少。比如在工作中,本身就要求每个人放下一部分自我,去完成共同的任务和目标。但是在爱情、亲情的领域,是爱的规则在起作用的领域,权力规则的渗入让人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心生寒意。就像在“小王子”对玫瑰花的温暖呵护中,忽然插入了弱肉强食、植入了宫斗和权谋,破坏了人们在爱情亲情中本该感受到的温柔和甜美。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与它”的关系比较隐蔽,比如有的家长会拼命送孩子去各种辅导班,兴趣班;会强制孩子的专业选择,甚至选择配偶都要符合家长的意愿。名义上“都是为你好”,但这个“为你好”并没有真心纳入过孩子的感受甚至孩子的天赋和能力兴趣,只是家长心中的所好罢了。孩子成为了完成家长心中所想的工具。当我放下我的所有预判和期待,带着我的全部本真和你的本真相遇时,就构建了“我与你”的关系。“我与你”的关系遵循的是爱规则,爱的规则中,更多的是理解,接纳,是懂得,是成全和成就。虽然在亲子关系中也会树立规则并且维持规则,但是这种规则的设定不是为了实现控制,实现“我”的意愿,而是以孩子本身的自我成长为中心而设立的规则。所以,PUA最本质的恶是在把人“物化”,不把对方当做与自己一样的人来对待的价值观层面。五愿我们拆掉更多“我和它”,链接更多“我与你”,希望你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先尊重自己,听从别人之前先听见自己。毕竟,不管是谁,我们都是平等的。“明丽谈心”栏目主持人:韩明丽,济南炼化清泉工作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dhg/13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