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妈妈跟我们这样说:我不想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我最大的心愿。我不会强迫孩子学他不喜欢的,小时候也不用有太多规矩,自由自在最好。父母以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就是「快乐」,可以释放孩子的天性。但结果却事与愿违。教育界有这样的一句话:“那些长大后没出息的孩子,有80%的原因是小时候家长对他们太过于千依百顺。”孩提时代的我们,总是很难懂得,父母的逼迫虽然严厉,却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常常听到有家长,大谈特谈要给国内学生减负,谈中小学生的压力大、作业多、睡眠差。拿来比对的是国外的快乐教育——初中、高中可以每天3、4点放学,没有过多的作业。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想要跻身社会精英,却不用听讲,不用完成作业,不用付出任何努力?现在获得信息那么容易,自己去百度查证一下,就能知道,国外的优秀学生同样辛苦同样要熬夜,同样要刷题,同样要付出无数汗水和努力。外媒曾经曝光,英国5岁的乔治小王子,每天的课程表。除了常规的数学、语言、地理、历史、科学,还要上:法语课、宗教课、计算机课、戏剧课、艺术课、绘画课、芭蕾课、哲学课、高尔夫课、陶艺课......才5岁的小乔治,要学习的课程竟然有10几门。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学习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想要走得更高、获得更大的成就,就需要更高度的自律、更高的目标、更艰苦的努力。快乐教育只是一个骗局《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剧中儿子刘星和小雨一起“控诉”妈妈,说妈妈从小没有培养他们的特长,要不然他们有可能成为作家、音乐家和电影明星……妈妈听完后嗤之以鼻,说:“这可怪不了我,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刘星听完,立马表示反对:“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您也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逼着我学呀......”旁边的弟弟小雨更是点头表示赞同,俩兄弟一起批评妈妈:“失职、失职,简直太失职了。”你看,孩子并不会因为父母的“体谅”而感激,却会在羡慕的时候第一时间埋怨对自己的放任。“快乐教育”的概念的创造者斯宾塞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简单来讲就是:快乐是手段,目的是学习。而有些人鼓吹的快乐教育是什么?孩子写作业写到12点,太辛苦了,你索性帮他写;孩子说画画太累了,便不让他学了;孩子上学太累了,便让他辍学了。这种理念把孩子的快乐放在第一位,至于学习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骗局。因为它只带给了孩子廉价的快乐,却没有告诉孩子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而后者,恰恰决定了孩子未来是否快乐。其实,好奇贪玩、知难而退、半途而废才是人的天性,而教育,就是要帮孩子克服这些,让他成为更自律、更上进的人。现在我们不狠下心,逼孩子学会“七十二变”,以后又有谁会一生陪在他身边,帮他挡住“八十一难”呢?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学习不那么快乐,毫无疑问。在人生最好的年纪,本可以尽情挥洒青春——打球爬山,逛街跳舞……可是不行,你必须付出努力,付出汗水,苦思苦练,甚至连吃饭、上厕所都要争分夺秒。真是很不容易。但是没办法,这就是人生进阶的必经之路。你熬过的夜,流过的汗,都会得到最公平的回报。著名的钢琴家郎朗2岁开始学琴,每天练习至少8个小时。一到节假日和寒暑假更是被父亲督促每天加倍练习,每天的时间几乎全部被钢琴占据!作为一个孩子,每天被死死地掐点学琴,没有自己的时间玩耍。郎朗也曾反抗过父亲的决定,对父亲有过深深的怨恨,但是长大后的他庆幸自己是坚持过来的人,更说过:“如果没有我爸,肯定没有今天的我。”不得不承认,有时候父母的严厉与逼迫,让我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法,就是让他“快乐”成长!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了孩子的未来,别轻易让他放弃或松懈!谨以此文,与家长共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dhg/13163.html
上一篇文章: 看罢最强大脑,我想说没有天赋的你,拿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