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不具备给自己开书单的能力,在认知上就永远只是巨婴。”
文/谭山山
又到了各家媒体点年度好书的时候。我们想做个反向尝试,不推荐好书(反正已经有了各种“十大好书”,有些好书榜入围名单甚至达到本),而是列出一些被高估、期待值低于预期的书,希望为读者选书提供另一视角。
当然,你完全可以忽略这一书单。再重申一次:在选什么书这件事上,你应该自己做主。就像宋石男老师所说,“如果我们不具备给自己开书单的能力,在认知上就永远只是巨婴”。
《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美)彼得·蒂尔、布莱克·马斯特斯著,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年1月版
据说,没有读过(至少是假装读过)这本书,创业者都不好意思去见投资者——但实际上,彼得·蒂尔信奉的“从0到1”哲学,放到中国科技创新行业“1到N”的话语体系中,犹如鸡同鸭讲。不过无所谓,为了卖书,在央视《对话》栏目组织的圆桌讨论会上,彼得·蒂尔甚至为“1到N”模式找到了合理化解释:“然后,问题来了:彼得·蒂尔这一套真的适用于中国创业者吗?
《祈祷落幕时》
(日)东野圭吾著,南海出版公司年1月版
本书是东野圭吾“加贺探案集”系列的第十本。按理说,封面设计应该延续该系列的总体风格——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封面上有一个红色小方块,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属于该系列的第几本,读者一眼就能辨认;但这一本画风突变,走的是之前大卖的《解忧杂货店》路线——大概是借势“解忧”?毕竟“解忧”至今还在畅销书榜上。但强迫症患者真的会被这一画风突变纠结死的。
说实在的,东野圭吾太多产,一直追随下来的读者,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这本《祈祷落幕时》大概就到了加贺系列陷入疲软的时候,因此反映平平。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余华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年2月版
余华说过:“几乎所有优秀的作家都处于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中,在他们笔下,只有当现实处于遥远状态时,他们作品中的现实才会闪闪发亮。”而到了今天,他对反映现实这事显得犹豫、力不从心。他说《兄弟》和《第七天》采取荒诞手法是为了“更快而不是慢慢地抵达现实”;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出版时,他说“写作不是为了寻找出路,而是因为找不着出路才写作”。
这个余华让他的忠实粉丝感到痛心。《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被直指“标题党”,内容则东拼西凑,有“注水”之嫌。
《秘密花园》
乔汉娜·贝斯福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年6月版
与其说《秘密花园》是本畅销书,不如说它是一款社交产品:首先在朋友圈引发白癜风哪里看的好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dhg/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