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小王子 >> 小王子读后感 >> 正文 >> 正文

06岁蒙氏教育法,这6字秘诀一定要收好

来源:小王子 时间:2017/10/8

第一次听说蒙特梭利教育法(MontessoriEducation)是在小柚子1岁多的时候,当时我舅妈正在一所蒙氏园做行政,当时她描述蒙氏学校的诸多好处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充满好奇的我买来一套六册的《蒙特梭利教育法》开始研究,才发现原来蒙氏教育法哪只是一门儿童教育方法,简直就是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上,不断研究实践而成的一套幼儿成长与学习法则。

我买的是简装版,这套看起来更大气

我曾在去年编辑过一系列“读蒙氏”的文章,都是我在阅读《蒙特梭利教育法》时的做的摘抄,做这个系列的初衷就是要和妈妈们一起学习和讨论蒙氏的理念,在育儿的过程中观察并应用,引导孩子的成长,努力创造一个可以激发孩子求知和探索的成长空间。

初衷是好的,“读蒙氏”系列的确也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但我必须承认,效果不理想。

蒙氏的著作经典但深奥,拆书式的呈现虽然原汁原味,但可读性不高,特别是在这个“读屏时代”,一字一句地啃下蒙氏著作并做理解与思考,实在是太为难读者了。

所以今年起,柚子姐姐准备给大家呈现出“大白话版”的蒙氏教育法解读,由简入深地将蒙氏的精髓分享大家。

蒙特梭利背景

(蒙氏小白必读)

蒙特梭利教育法由意大利儿童教育学家玛利亚.蒙特梭利(MariaMontessori)博士创立。

她认为儿童拥有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即具有自我学习、使自我趋于完美的潜能。这种生命力具有无穷的力量,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儿童的潜能,并按其自身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的发展。

蒙氏教育法一开始应用于罗马儿童之家的智障儿童们,帮助他们成功的达到了正常儿童的心智水平。后来这些使智障儿童得到奇迹般发展的特殊教育方式,被应用到正常儿童的教育上。

蒙氏教育法是近百年来最为完整的一套儿童教育体系。在多个对蒙氏教育儿童调研和跟踪结果表明,蒙氏儿童比普通教育法的儿童更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受蒙氏早期教育的成功者也是遍布天下,比如亚马逊的创始人、Google的两位联合创始人、还有好莱坞著名的男星乔治克鲁尼等等都是蒙氏学校的毕业生,还有英国乔治小王子也在去年开始在家(皇室庄园)附近的一所叫做Westacre的蒙特梭利幼儿园就读。

小乔治所在的蒙特梭利幼儿园

今天我就先来解读蒙氏理念中最常见的

六字箴言:

“自己做,做中学”

蒙氏认为,孩子天生渴望感知这个世界,他们是通过自己动手来认识并探索这个世界,“自己做,做中学”的方式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孩子的求知热情,也能让他们学得更好。

为什么要让孩子“自己做”?

过了一岁以后,孩子就会开始“咿咿呀呀”地表达出“想要自己做”的意愿。

这时大人们应该做的是:收回自以为是的援手,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和守护他们,尽可能地提供孩子“自己做”的机会。

必须承认,孩子们虽然嚷嚷着“要自己来”,但常常并不知道怎么做,浪费了很多时间都摸不着头绪。这时候,赶时间的大人总会忍不住伸出援手,麻利地代替孩子干完事情。

乍一看大人是好心,长远来看这会给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会使他们在青春期和青年期无法顺利地独立起来。

千万别等到你老了,才来跟孩子苦口婆心什么“别什么事都靠父母,自己好好想想再做!”、“父母也不可能陪你一辈子,不要事事都来靠父母,你也该自立了”这样的话了。

而且大人需要明白的是:

孩子有时候并不是

而只是不知道而已。

因此大人这时候应该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来传授孩子,如果孩子听不懂大人说的,大人还需要通过来教会他们如何做。

这种教育方法听起来好像很难,具体步骤说起来,比“把大象装进冰箱”复杂不到哪里去。

1,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只做一件事情。

2,分解并示范完成这件事所需要的每个步骤。

3,重要的步骤才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给孩子听。

4,示范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安静,让孩子可以专注地观察。

就是一个蒙特梭利发现这一教育方法时发生的小故事。

某天,蒙特梭利给孩子展示了“擤鼻涕的方法”。

“咱们在擤鼻涕的时候呢”,一边这么说着,一边慢慢地展开手绢,夹住鼻翼......有顺序地,一步一步地把“擤鼻涕”的动作展示给孩子们看。

于是,一直认真观看的孩子们等到蒙特梭利完成了所有动作后,对她报以了热烈的掌声,令蒙特梭利大吃一惊。

为什么孩子们会鼓掌呢?明明只是简单的示范而已呀。面对这个疑问,蒙特梭利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最终解开了谜底。

四岁前后的孩子,正处于练习控制自己的肌肉的时期,在此期间,孩子想依赖自己的力量完成“想做”的事情,但却遇到了不知道该怎么做的困扰。

那些报以掌声的孩子们,可能曾因为流鼻涕被父母责骂,或者被大人们粗暴地擦去鼻涕。而蒙特梭利却用简单明了的方法教会了他们。孩子们也能够自豪地说:“我能自己擤鼻涕了。”

为什么要让孩子“做中学”?

强调“动手”的必要性是蒙氏教育的一大特征。蒙特梭利认为,“手部技能的发达和人类的智力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当孩子开始想要自己动手的时候,大人就必须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

读经典时间

蒙特梭利关于“使用双手”的重要性,还说过这么重要一段话:

“孩子智力的发展,即使不是用双手也能达到某个高度。但是通过双手的活动,能够发展到更高的水准。

而且能够自由使用双手的孩子拥有更加坚强的性格。如果孩子们失去使用双手去作用于环境的机会,那么他们将永远停留在幼稚阶段。

有些孩子由于所处的环境特殊,没有使用双手的机会。这样的孩子,性格将停留在很低的水准,既不听话,也不积极,形事散漫,变成阴郁的性格。然而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完成任务的孩子,心理发展会非常明显,而且也能养成坚韧不拔的性格。”

节选自蒙特梭利《手与精神的关系》

蒙特梭利还告诉我们,孩子们是在"做中学"的。他们使用双手,对事物进行“分类、集中、配对、比较”。就是在各种互动中,学会“学习”的。

关于这点,我想起了发生在小柚子身上的故事:

这是小柚子3岁左右的事了。有一天我在电脑前工作,小柚子在我背后的地板上很安静地自己玩,很久都没有发出一点声响(他是话唠)。

我回头一看,他把家里能找到的带有数字的玩具都按次序排成一排,而且是把相同的数字排在一列。小柚子不厌其烦地寻找,分类,排序,一直安静地“工作”了很长时间,等他做完后,一脸傲娇地拉着我来欣赏。

“分类、集中、配对、比较”只要到了一定的时期,孩子就会出现这样的原动力。如果大人们能够理解孩子行为的意义,就会更加主动地提供更好的环境给予孩子。

大人该怎么做:

尽可能提供适合孩子小手抓握的清洁用具、餐具、儿童家具,让他们练习使用。

像这样,当孩子们觉得自己“应该自己做”的时候,如果大人为他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孩子就会自己判断当时的情况,采取恰当的行动。

幼儿期养成这一习惯的孩子们,到了小学以后就会比同龄人独立很多。

对“自己做,做中学”最好的阐述就是:

“看,记住了;做,理解了”。

最后给想在家进行蒙氏教育的妈妈们推荐以下几个网站和书籍:









































白癜风用什么药好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dhg/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