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4岁的我通过选调生计划来到榕江县委组织部工作。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我主动请缨,到脱贫攻坚最前线的计划乡加宜村驻村帮扶。
刚到交通闭塞的加宜苗寨时,作为外地人的我,对这里的语言、饮食都很不习惯,但我总给自己打气:没事儿,坚持一下,研究一下,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加宜,群众交流都说苗语,不会苗语的我与群众交流是个大困难。起初,见面时群众总是冲着我微笑,不说话。在一次吃饭时,村干部教我说:“挖吼、挖吼”,没想到村民竟然端出来一碗酒,让我哭笑不得,但还是婉言拒绝了。
lou表示吃、hou表示喝,louge(吃饭)、houjiu(喝酒)”……一词、一句,慢慢地我学会了一些基本的苗语。后来我才知道,先前村干部教我说的“挖吼”,苗语是“我喝”的意思,难怪村民要端酒出来,一时间自己也笑喷了。
现在,村民遇到我,也会微笑着问道:“menggade,lougemalou(去哪儿,吃饭没有)?”我不只是尴尬面对,同样是面带笑容,回答他们:“loule。”就这样在平日的生活交流中,我慢慢地融入到苗寨里的生活。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从小就接触到农活,加上平时经常锻炼,身体强壮,在拆除危房、修建沟渠、硬化地面等农事上,我很快成了行家里手。特别是在帮助贫困户硬化地面时,过度操劳后,大家累得气喘吁吁,再没有力气搬运沙子。为了能够激发大伙的斗志,于是我提议进行装沙子比赛。“开始……停!左鑫1分6秒,见行1分12秒……”比赛结果,我以53秒的速度装满一辆手推车的沙子,大家目瞪口呆,称赞不已。为此,大伙称呼我为“装沙小王子”。
驻村工作很艰苦,白天是基建员,晚上是信息员,深夜是录机员,这是驻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不管是帮群众拆除危房,还是与群众一起修建串户路,有事没事我总会去村民家里坐坐,时时跟进了解他们家里情况,力求精准,清除困难。
近4个月的驻村生活,我的双手磨起了老茧,肤色也晒得黝黑。一年前还是一名学生的我,而现如今却变成了苗寨里一名劳动多面手,苗寨的日常生活也因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而荡起了涟漪。
END
来源:榕江县计划乡加宜村驻村干部廖超成
﹏﹏﹏﹏总监制:吴会武监制:龙卫东
责任编辑:杨勇编辑:张杰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LOGO)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dhg/6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