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个特别火的街头采访,“30岁前,你应该存下多少钱?”
点赞数最高的一条回复是:
-我觉得30岁前,至少要有4、50万存款了吧!
-为什么你觉得是这个数字呢?
-因为我就有啊
那么:40岁以后,现在要赚多少钱才算财务自由?
我们天天说财务自由,之前还讲过财务自由的九个层次,任性地买买买、随时开始说走就走的旅行、车房随便换......是每个人都想要的生活。但事实上,财务自由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40岁以后,人生进入沉淀和朝某一方向发展的阶段,正确认识到自己实现财务自由的方向和方法很重要。
在既能保证身体状况的同时,正确清晰的定位,不仅会让你一步步积攒财富,还能找到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所以在这个年龄段的人,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简言之,财务自由=被动收入支出。
什么是被动收入?
被动收入就是不用主动付出劳动,靠投资或者别人的时间和别人的钱,获得的收入。
到这里,你应该能明白你的工资并不算被动收入了吧?
还有一个更接地气的说法就是:
你不用上班打卡,下班打卡,躺着就有钱进账,并且能够覆盖你的所有支出,那你就人生“解放”了。
既然涉及到支出,那么你就应该明白,财务自由,其实跟你拥有多少钱无关。
如何“解放”人生,增加被动收入?
01升级你的思维模式
罗伯特·T·清崎在《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中,提到了全世界合理合法的4种挣钱方式,它们坐落在4个象限——ESBI。(如下图)
处于E和S象限的人,都是只有主动付出才有收入;但B和I象限的人,更多扮演的是支配者的角色,也就是我们前文所说的拥有“被动收入”的人。
看完以上四个象限的涵义及特点,你应该已经发现,只要你在左侧象限,你就根本不可能达到财务自由之路。
因此,要想实现财务自由,首先你要学会做管理者或投资行家的思维模式,懂得去升级自己的认知和投资能力。
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实现财务自由,最开始的难点往往在于资金的积累,和观念的转变。这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建议你可以从下面两种方法开始着手。
02控制你的现金流
先来看两个小故事。
小A刚毕业的两年,属于月光一族,甚至还经常超前消费,透支信用卡。这种情况随着工资的增长,还是没有好转,工资一发下来就要还信用卡,一直处于负债状态。
另外一边:
小B已经工作好多年了,略有积蓄,随着现金贬值被越炒越热,他把手头上富余的钱都投到了股市和理财产品中。
等到他遭遇突发情况,急需一笔不菲的资金时,才发现自己的现金都用去了投资,没有办法取出来应急。
小A和小B的问题,就是是对现金流的支配不周而造成的,这两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发生。
如果你遇到和小A一样的死胡同,最重要的是要先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不去追求过高的、和自己当前收入不匹配的生活方式,将自己的债务最小化。
如果你是小B的情况,则需要对自己的资金进行一个合理的安排规划。每年都要对资金进行提前安排,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再考虑收益。记住流动性永远是第一要素,其次才是高收益。
03清楚风险与冒险的区别
身边有很多人买股票。但这些人里,很少有人能看到公司的年报,尤其是其中的财务报表。大部分的人甚至连市盈率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如今,我们都知道购买“资产”,能产生大量的现金流。但前提是你要拥有足够的知识,能够识别出来,并购入资产。
ESBI象限左侧的大部分人,对财务数字不够敏感。但你要想跨过桅杆,成为象限右侧的人,你就需要培养对数据、财务的敏锐度与判断力,看到大部分人看不到的东西。
拥有财务视觉可降低你的风险,相反,财务弱视则会增加你的风险。
因此,建议每周花5个小时去做下面的4件事情:
①读财经杂志、财经新闻等;
②学习财务和投资常识;
③整理你目前的现金流;
④亲身实践投资,试着去解读与分析,验证自己的推断,积累丰富经验。
总结:
说白了,想要在40岁以后过得轻松自在,思维模式有待升级,赚了多少钱不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被动收入”的占比程度,以及懂得何时并且如何从“现金流象限”的一端过渡到另一端。
这中间,你所面临和遭遇的困境与失败,潜移默化中成就着你。不要逃避你需要去学习的东西,直面焦虑和怀疑,花时间去发展你需要掌握的技能,新的世界始终为你敞开。
来源:精读(id:Jingdu)作者:小王子
网贷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你觉得40岁,应该有多少存款?
快来踊跃留言,让小C记住你哦~
笔芯~
点击阅读原文,领取元新手专享红包!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nx.com/xwzsp/1225.html